时间: 2025-04-29 18:1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19:27
原文展示: 和元晦赠上封和老 上方元自好,一榻有余清。 只趁晨钟起,宁闻山鸟声。 高僧足幽事,野客富诗情。 试问峰头景,今朝作麽生。
白话文翻译: 上封寺自然环境优美,一床之地都显得格外清幽。 只因清晨钟声而起,哪里会听到山鸟的鸣叫。 高僧们在这里有足够的幽静事务,而隐士们则充满了诗意。 试问那山峰顶上的景色,今天又是怎样的呢?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作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和朱熹(字元晦)的赠诗,朱熹原诗已佚。张栻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上封寺清幽环境的赞美,以及对高僧和隐士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上封寺清幽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上方元自好,一榻有余清”直接赞美了上封寺的自然环境,而“只趁晨钟起,宁闻山鸟声”则进一步以晨钟和山鸟声为对比,突出了寺院的宁静。后两句“高僧足幽事,野客富诗情”则分别描绘了高僧的幽静生活和隐士的诗意情怀,体现了作者对这两种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最后一句“试问峰头景,今朝作麽生”则留下悬念,让读者想象山峰顶上的景色,增加了诗歌的意境和韵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僧和隐士生活的赞美。通过描绘上封寺的清幽环境和宁静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上方元自好”中的“上方”指的是什么? A. 上封寺 B. 山顶 C. 上层社会 D. 上方宝剑 答案:A
诗中“只趁晨钟起,宁闻山鸟声”表达了什么? A. 作者喜欢早起 B. 寺院的宁静 C. 山鸟的鸣叫 D. 晨钟的响亮 答案:B
诗中“高僧足幽事,野客富诗情”中的“野客”指的是什么? A. 隐士 B. 游客 C. 野兽 D. 野人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