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河西务

《过河西务》

时间: 2025-05-03 22:06:51

诗句

霜满平堤柳渐凋,月移帆影过东桥。

卧听柔橹鸣秋水,绝胜邻鸡报早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06:51

过河西务

作者: 王懋德 〔元代〕

原文展示:

霜满平堤柳渐凋,月移帆影过东桥。
卧听柔橹鸣秋水,绝胜邻鸡报早朝。

白话文翻译:

秋霜洒满了河堤,柳树渐渐枯萎;月亮在移动,帆影轻轻地掠过东桥。
我卧听着轻柔的橹声在秋水中响起,远胜过邻家公鸡在晨曦中报晓。

注释:

  • :秋冬季节的霜,象征寒冷。
  • 平堤:指平坦的堤岸。
  • 柳渐凋:柳树逐渐枯萎,表现了秋天的气息。
  • 月移:月亮在移动,描绘时间的流逝。
  • 帆影:船帆在水面上的影子,象征航行。
  • 柔橹:轻柔的划桨声,给人以宁静感。
  • 鸣秋水:水面上轻轻的波浪声。
  • 绝胜:远胜于,形容一种优越感。
  • 邻鸡:邻居的公鸡,常用来形容早晨的叫声。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鸣秋水”与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水声意象相呼应,常用以表现秋天的宁静和清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懋德,元代诗人,其诗风格多变,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体现出清新、淡雅的艺术特点。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诗人可能在河边静坐,感受秋天的氛围,表达对自然的感悟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过河西务》是一首描绘秋季河边景色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宁静和美好。首句“霜满平堤柳渐凋”以生动的意象引入,描绘了初秋时节的萧瑟景象,给人一种凉意袭来的感觉。接下来“月移帆影过东桥”则通过月亮和船帆的动态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动感的氛围。最后两句“卧听柔橹鸣秋水,绝胜邻鸡报早朝”则是诗人对自然声响的细腻感受,柔橹声在寂静的秋水中响起,显得更加动人,远胜过邻家的公鸡鸣叫,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深刻体验。整首诗充满了对秋天的深情眷恋,展现了诗人闲适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霜满平堤柳渐凋”:描绘秋天的景象,霜降使得柳树逐渐枯败,传达出自然界的变化。
    • “月移帆影过东桥”:月亮移动,船帆的影子在桥上掠过,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动感。
    • “卧听柔橹鸣秋水”:诗人躺着聆听轻柔的橹声,表达了一种放松的心态。
    • “绝胜邻鸡报早朝”:强调水声的美妙,胜过邻家公鸡早晨的叫声,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自然现象如月亮、水声赋予生命,增强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霜满平堤”与“月移帆影”,形成了音韵的和谐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河岸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宁静,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秋冬的寒冷和萧瑟。
  • :常用以寓意离别和忧愁。
  •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孤独的思考。
  • 帆影:象征着旅途和人生的变迁。
  • 秋水:代表宁静和深邃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霜满平堤”指的是什么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诗人认为“柔橹鸣秋水”胜过什么声音?

    • A. 风声
    • B. 雨声
    • C. 鸟鸣
    • D. 邻鸡报早朝

答案

  1. C. 秋天
  2. D. 邻鸡报早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王懋德的《过河西务》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前者侧重于自然景物的宁静,而后者则更关注于人际关系和思乡之情。两首诗都在不同的层面上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相关学术论文关于元代诗人的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壬申年封州自正旦雨至无宵不止 壬申年封州自正旦连雨至元宵不止城中泥淖没 去冬 秋夜闻雨 秋夜山居 秋思 清明前十日大雪二首 清明前三日将晚风雹大作枕上赋此 蔷薇 留别京师诸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桃花面 豸字旁的字 月字旁的字 包含丽的词语有哪些 狐兔之悲 牛领 日角珠庭 示字旁的字 攴字旁的字 四时之气 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挣的词语有哪些 脑瓜不灵 脊梁 铣泽 士字旁的字 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四书五经 开柙出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