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4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45:41
更无剥琢到柴荆,两载栖迟兴剧清。
地不鹿门聊隐遁,家如燕垒暂经营。
半醺酒有缠绵致,新种花多烂漫情。
最好月明人静夜,纺车声和读书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乡村隐居生活的情景。没有人来剥削我,只有柴荆相伴,已经在这里安居了两年,心情格外宁静。虽然这里远离鹿门山,但我乐于在此隐居,家就像燕子筑的巢一样暂时经营。微醺的酒让我感受到缠绵的情意,新种的花儿散发出烂漫的气息。最美的时刻是明月照耀下的宁静夜晚,纺车的声音和读书的声音交融在一起。
单学傅(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隐逸生活和自然景色,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个性化的表达。
本诗创作于诗人隐居期间,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热爱,期间的社会动荡与个人选择相结合,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题醉绿村居壁》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隐居生活的乐趣与宁静。首句“更无剥琢到柴荆”,传达了诗人逃离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决心。接着,诗人以“地不鹿门聊隐遁”表明了自己对于隐居之地的选择,虽不在理想的鹿门山,却也乐于隐逸,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
诗中提到“半醺酒有缠绵致”,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品味,以及酒带来的思绪与情感。新种花儿的“烂漫情”,则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美好期待。最后,诗人在“月明人静夜”中,描绘出一种和谐的氛围,纺车声和读书声交织,展现出一种充实而宁静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是清代田园诗的佳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美的享受。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自然与内心和谐的追求,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与宁静,体现了清代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赞美。
诗中提到的“鹿门”象征着什么?
A. 乡村生活
B. 道教隐逸之地
C. 喧闹的城市
诗人最喜欢的夜晚是什么样的?
A. 明亮而喧闹
B. 月明人静
C. 风雨交加
诗中的“缠绵致”是指什么?
A. 酒的情感
B. 读书的内容
C. 花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