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50: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50:44
阮郎归·西湖春暮
作者: 马子严 〔宋代〕
清明寒食不多时。
香红渐渐稀。
番腾妆束闹苏堤。
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
凌波寸不移。
三三两两叫船儿。
人归春也归。
清明和寒食节快要到了,
花香渐渐稀少。
游人们在苏堤上打扮嬉闹。
但留住春天的办法是什么呢?
花儿在雨中凋谢,
柳絮沾染着泥土。
在水面上,波纹不曾改变。
三三两两的船儿在叫唤,
人儿归去,春天也随之而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马子严,宋代词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雅致,常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西湖春季,正值清明、寒食节前夕,春天的景色逐渐淡去,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春天逝去的惆怅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阮郎归·西湖春暮》是一首描绘春天西湖美景的词作。开篇以“清明寒食不多时”引入,时间节点的设定不仅让人感受到节气的变换,也暗示了春天即将离去的无奈。随着“香红渐渐稀”的描写,诗人用花香的稀少反映出春天的渐行渐远,细腻而富有情感。
“番腾妆束闹苏堤”,描绘了游人们在苏堤上欢快的景象,热闹的气氛与春天的美好形成鲜明的对比,勾勒出一种繁华而又短暂的美。接下来的“留春春怎知”,则转向了内心的自问,表达了对春天流逝的无奈与惆怅。
“花褪雨,絮沾泥”将自然景色与情感紧密结合,花瓣在雨中凋谢,柳絮沾染泥土,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易逝和人生的无常。最后两句“凌波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则是对春天消逝的感叹,船儿的呼唤声与人们的归去形成了鲜明对比,暗示着人们虽归去,但春天已经随之而去,留给人无限的思考与感慨。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细腻而生动,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眷恋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深切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在欢快与惆怅之间穿梭,展现了自然美的瞬息万变以及人生的无常。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西湖春天的美景,也寓意着生命的无常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词测试:
“清明寒食不多时”中的“清明”指的是哪个节气?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清明
“香红渐渐稀”中的“香红”主要指什么?
A. 树木
B. 花香和花色
C. 水波
D. 风声
诗中的“凌波寸不移”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时光流逝
B. 自然永恒
C. 人生无常
D. 春天的消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