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41:46
原文展示:
影落中庭花欲午。蝶瘦蜂忙,翻出新愁谱。独倚雕栏人不语,晴丝无力随风舞。睡起枕纹犹半露。香玉红生,似把啼痕补。还笑鹃声无底据,春归毕竟归何处。
白话文翻译:
影子洒落在庭院中,花儿快要盛开。瘦弱的蝴蝶和忙碌的蜜蜂,纷纷带来新的愁绪。我独自倚靠在雕刻的栏杆上默默无言,阳光下的丝线无力地随风飘舞。刚睡醒时,枕头上的印记仍然半露。香玉兰的红花盛开,仿佛在弥补我脸上的泪痕。却笑着听那无边无际的杜鹃鸟声,春天的归去,究竟归何处?
注释:
- 影落中庭:影子洒落在庭院中。
- 花欲午:花儿快要盛开,指的是正值花季。
- 蝶瘦蜂忙:瘦弱的蝴蝶和忙碌的蜜蜂,象征春天的生机。
- 独倚雕栏人不语:独自倚靠栏杆,心中有愁,无法言语。
- 晴丝无力随风舞:阳光下的丝线软弱无力地随风摇动。
- 睡起枕纹犹半露:刚睡醒时,枕头上的印记仍在。
- 香玉红生:香玉兰花开得红艳。
- 似把啼痕补:仿佛在弥补我脸上的泪痕。
- 还笑鹃声无底据:却笑着听那无尽的杜鹃鸟声。
- 春归毕竟归何处:春天的结束,究竟去向何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季琬,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她的诗作多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著称,常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创作背景:
《蝶恋花》创作于春日,正是万物复苏之时,作者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交融,寄托对春天的留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蝶恋花》是一首体现春日气息的词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几句描绘了春日的美景,花儿即将盛开,蝶舞蜂忙,生机盎然,但这种生机与诗人的内心愁绪形成鲜明对比。接着,诗人独自倚靠在雕栏上,心中却无言,似乎在感叹生活的孤独与无奈。诗的后半部分,提到香玉兰花和杜鹃声,进一步增强了春天的氛围,但同时也引发了对生命的思考,春天的归去是否意味着失去,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影落中庭花欲午:描绘了春日正午时光,花儿渐渐开放,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蝶瘦蜂忙:用“瘦”字显示蝴蝶的脆弱,与“忙”字形成对比,暗示繁忙中的脆弱。
- 独倚雕栏人不语:展现了诗人的孤独,雕栏象征着美好,但她却无法享受。
- 晴丝无力随风舞:晴空下的丝线显得无力,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无奈。
- 睡起枕纹犹半露:描绘了清晨醒来时的情景,暗示着梦境与现实的交错。
- 香玉红生,似把啼痕补:香玉兰的盛开似乎在弥补过去的伤痕,带有淡淡的忧伤。
- 还笑鹃声无底据:对杜鹃声的理解,似乎在嘲笑无尽的愁苦。
- 春归毕竟归何处:对春天的归去感到迷茫,暗示对未来的无奈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晴丝无力随风舞”,将丝线比作诗人的脆弱心情。
- 拟人:如“香玉红生,似把啼痕补”,赋予花朵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蝶瘦蜂忙”,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春天的留恋,展现了美好与无奈、希望与失落的交织,情感深沉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影:象征时间的流逝,人生的短暂。
- 花:代表春天的美丽与希望。
- 蝶:象征脆弱与灵动。
- 蜂:象征忙碌与生机。
- 杜鹃:传递哀愁与失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蝶瘦蜂忙”意在表达什么?
- A. 蝴蝶很肥
- B. 蝴蝶与蜜蜂的忙碌
- C. 诗人的孤独
-
“春归毕竟归何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春天的留恋
- B. 对未来的迷茫
- C. 对杜鹃声的厌倦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绘春日的美丽,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流露。
- 温庭筠《更漏子》:在表达时间流逝和人生感慨上与《蝶恋花》有相似之处,但采用了不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周季琬的生平与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