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5:4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5:45:27
满江红 采石舟中
作者: 屈大均 〔明代〕
若忆开平,惊涛里石崖飞上。恨,长江中断,天门相向。
形势依然龙虎在,英雄已绝楼船望。教祠宫日夕起悲风,松楸响。
临牛渚,停兰桨。月未起,潮先长。
但通宵慷慨。谁闻高唱。蛮子军从南岸戌,名王马向中洲养。
任几群边雁不能栖,芦花港。
如果想起开平的壮丽景象,激荡的波涛中石崖高耸。心中感到遗憾,长江已经中断,天门遥相对望。
山河依旧气势如龙虎,英雄已经绝迹,楼船的遥望令人惆怅。祠堂和宫殿日夜传来悲风,松树和楸树也在低吟。
在牛渚之畔,停下了兰舟的桨。月亮还未升起,潮水却已开始涨。
整夜高歌豪情,谁来聆听这高亢的歌声。蛮子的军队从南岸驻守,名王马向中洲养兵。
即使几群边雁无法栖息,也只能在芦花港边徘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屈大均(1568年-1647年),明代诗人、散文家,生于山西,其作品在当时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他的诗风豪放,常以山水抒怀,展现出深刻的历史意识和家国情怀。
创作背景: 《满江红 采石舟中》写于明代末年,正值国家动荡、民族危机之时,诗人通过描绘壮丽的江河山川,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与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满江红 采石舟中》是一首充满豪情与悲壮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历史英雄的怀念。诗中以“开平”的自然景象引入,接着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体现了诗人的家国情怀。起初的壮丽景象与随后的遗憾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牛渚、月未起、潮先长的意象,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在结尾处提到的“蛮子军”和“名王马”则暗示了当时的动荡局势,诗人虽高歌豪情,却无奈于时局的无常。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与对历史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反思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与历史的思考,展现了对英雄的怀念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长江中断”象征着什么?
“蛮子军”指的是哪一方的军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