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5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3:32
满江红·明日元宵
作者:王迈 〔宋代〕
明日元宵,蔼佳气清凉金粟。
人道是史君寿母,宴瑶池曲。
九十春来萱草茂,三千年后蟠桃熟。
看鳌头名字未多时,分符竹。
熏宝篆,张银烛。
佳庆事,人人祝。
况平反阴德,在长生箓。
最喜芸香怀玉燕,安排锦帐骑银鹿。
待雕轩文驷上堤沙,如天福。
明天是元宵节,空气清新而凉爽,金色的灯笼高挂。人们说这是史君的寿母在瑶池上宴请宾客。经过了九十个春天,庭前的萱草茂盛,三千年后的蟠桃也将成熟。看这榜首的名字不久就会有了,分发着竹符。熏香的宝篆、点亮的银烛,大家都在庆祝这美好的时刻。更何况在这长生的祝福下,大家都在追求阴德。最令人开心的是那怀有香气的玉燕,准备在锦帐上骑着银鹿。等着雕轩上的文驷在堤沙上行驶,如同天赐的福气。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迈,宋代词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以其豪放的词风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以及对节日的热情与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宵佳节,反映了诗人对节日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元宵节是中国的重要传统节日,象征团圆与吉祥。
《满江红·明日元宵》是一首充满节日气氛的词作,展现了元宵节的热闹与欢庆。王迈通过细腻的描绘,将元宵的美好氛围跃然纸上。诗中描绘了佳气的清凉,金色灯笼的辉煌,以及人们欢聚一堂的场景。
诗的开头提到“明日元宵”,立刻引入节日的主题,营造出一种期待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史君寿母,宴瑶池曲”的典故,引入对长寿和幸福的祝愿,展现出一种古典的文化内涵。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描述了春天的美丽和丰收的期待,展现出对未来的美好向往。最后的几句,诗人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祝愿的渴望。整首诗不仅在形式上流畅,更在意境上深邃,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元宵节为背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递了对长寿、幸福和吉祥的祝愿,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材料中提到的“史君”指代什么?
A. 一位历史人物
B. 一种动物
C. 一种植物
“看鳌头名字未多时”中“鳌头”指代什么?
A. 诗人的名字
B. 佳节的庆祝
C. 争夺的榜首
诗中提到的“蟠桃”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长寿
C. 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迈的《满江红·明日元宵》与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均以元宵节为题材,但王迈更侧重于对节日氛围的描绘与长寿的祝愿,而辛弃疾则更多表达个人情感与对往事的怀念。两者在形式与内容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