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0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00:35
满江红 其二
作者: 葛郯 〔宋代〕
卷尽珠帘,楚天迥阑干几曲。
最好是瑶台归路,月翻银屋。
深院数枰风入座,高楼一喷云横玉。
看橘林霜浅未全黄,犹悬绿。
悠然意,渊明菊。
真如指,国师竹。
者是非识破,都无荣辱。
不管浮生如蝶梦,从教万事添蛇足。
坐西昆一笑八千秋,蟠桃熟。
卷起珠帘,楚天的远处有几曲迥然的栏杆。
最好是瑶台的归路,月光照耀着银色的房屋。
在深院中,数枚棋子在风中入座,高楼上喷出的云气横亘如玉。
看那橘林的霜还很浅,还没有完全变黄,依旧悬挂着绿意。
悠然的情意,像渊明所种的菊花。
真如指点,国师所提的竹子。
那些是非都已识破,心中无所谓荣辱。
不论浮生如同梦蝶,让万事都添上蛇足。
在西昆坐着一笑,八千年后,蟠桃正熟。
作者介绍:葛郯,字子猷,宋代诗人,以词风清丽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理想与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正值士人追求个人理想与自然和谐的时代。葛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内心的悠然,反映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哲学思考。
《满江红 其二》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透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勾勒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楚天”、“橘林”、“瑶台”,构建出一个美丽的梦境,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无忧无虑的世界。诗人通过对景的观察,将个人的感受与自然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悠然意,渊明菊”,不仅是对陶渊明的向往,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的语言清新脱俗,意象丰富,情感深邃。尤其是最后两句“坐西昆一笑八千秋,蟠桃熟”,则将时间与生命的流转与自然的世事相结合,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诗人不再纠结于世俗的荣辱,而是选择以一种淡然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浮沉,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本诗中运用了比喻(如“浮生如蝶梦”)、对仗(如“悠然意,渊明菊”)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与意境。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强调了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体现出一种宁静、淡泊的理想生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悠然意,渊明菊”中的“渊明”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陶渊明
D. 白居易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瑶台”象征着__。
判断题:诗人对世俗的荣辱持有淡然的态度。 (对/错)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