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5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51:00
扰扰蜣螂不足评,
区区只逐粪丸行。
若乘饮露嘶风便,
又作人间第一清。
这只忙忙碌碌的蜣螂,实在不值得太多评议。
它不过是追逐着粪球而行。
如果它能乘着露水,嘶鸣在风中,
那它便成为世间最清爽的存在。
此诗并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蜣螂的形象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被用来象征微小而不起眼的事物,反映出人们对自然和生命的不同理解与尊重。
作者介绍:王令,字季凌,号无为,宋代诗人,擅长写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其作品常蕴含哲理,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文人们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事的思考。王令通过蜣螂的形象,反映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
《蜣螂》是一首以蜣螂为主角的诗,表面上看似描绘了这一小生物的日常生活,实际上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生存状态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用“扰扰蜣螂不足评”直接指出蜣螂的微小与卑微,暗示生活中许多琐碎的事情并不值得过多关注,诗人在此表现出了一种超然的态度。接着“区区只逐粪丸行”,传达出蜣螂的生活方式,强调了“粪丸”的低贱,而蜣螂追逐的对象则象征着人类世俗生活中那些微不足道的追求。
当诗人转而提到“若乘饮露嘶风便”,蜣螂的形象发生了转变,蕴含了寻找自由与清新空气的渴望。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蜣螂生活的局限性,也引发了人们对更高生活状态的向往。最后一句“又作人间第一清”,则把蜣螂与清新的自然相联系,表达出一种对自然的赞美与向往。在这一过程中,王令通过蜣螂的微观世界,折射出人类更广阔的生存哲学与价值观,体现了他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蜣螂的生活折射出对世俗生活的思考,表达出一种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提醒人们关注生命的真正价值。
诗词测试:
诗中蜣螂的主要活动是什么?
A. 逐水而行
B. 逐粪丸行
C. 逐花而飞
诗人通过蜣螂的形象想表达什么?
A. 生活的快乐
B. 对世俗的反思
C. 对名利的追求
“若乘饮露嘶风便”中的“饮露”指的是什么?
A. 喝水
B. 吃食
C. 享受清新空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蜣螂》和李白的《将进酒》可以进行比较,前者关注微小生命的哲理思考,后者则是对豪情的表达,两者在主题和情感上形成鲜明对比,同时都反映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