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酬刘和州戏赠

《酬刘和州戏赠》

时间: 2025-05-06 21:49:06

诗句

池边新种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妒,今年好为使君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1:49:06

原文展示:

池边新种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妒,
今年好为使君开。

白话文翻译:

在池边新种了七株梅树,
等到开花的时候再来查看。
不要怕长洲的桃李会嫉妒,
今年我特别为使君开放花朵。

注释:

  • 池边:池塘旁边,此指种梅之地。
  • 七株梅:指七棵梅树,数量词“七”在古诗中有象征意义。
  • 点检:查看、检验,表达对梅花开花时的期待。
  • 长洲:长洲意指长长的洲滩,一般栽种桃李的地方。
  • 桃李:桃树和李树,常用来比喻朋友或学生的美好。
  • 使君:指的是对友人的尊称,表示敬意。

典故解析:

“桃李”在中国文化中常用来比喻门徒或学生,来源于古代的教育理念。诗中提到“长洲”的桃李,暗示了梅花与桃李的竞争关系,梅花不必因桃李的艳丽而感到自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而闻名。其作品多涉及政治、民生、自然等题材。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白居易担任和州刺史期间,表达了他对友人的友情以及对梅花的喜爱,反映出他在仕途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酬刘和州戏赠》是一首表现友谊和季节美的诗。诗中通过对梅花的种植和期待开花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开头两句描绘了梅花的生长过程,显示出诗人细腻的观察力与对自然的热爱。第三句则巧妙地引入了桃李的嫉妒,表明梅花的独特之处不需担忧他花的妒忌,突显了梅花的高洁与独立。最后一句以“今年好为使君开”收尾,既是对友人的承诺,又显示了诗人对梅花开放的期待,流露出一种温暖的情感。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池边新种七株梅,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期待与关心。
    • 第二句:欲到花时点检来,强调了对梅花开花时刻的期盼。
    • 第三句:莫怕长洲桃李妒,借用桃李表达对梅花的嫉妒,展现了梅花的独特。
    • 第四句:今年好为使君开,则表示诗人愿为友人开花,表现了友谊的深厚。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与桃李作对比,突出梅花的独特性。
    • 拟人:将桃李赋予情感,表现出嫉妒的情绪。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梅花与桃李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梅花在春天到来时的希望与期盼。

意象分析:

  • :象征高洁、坚韧,常被视为品格的象征。
  • 桃李:象征美丽与繁华,代表人际关系中的竞争与嫉妒。
  • 池边:自然环境的描写,增强了诗的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新种植物是什么? A. 桃
    B. 梅
    C. 李
    D. 菊

  2. 诗中的“使君”指的是谁? A. 友人
    B. 皇帝
    C. 百姓
    D. 学生

  3. 诗人对桃李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嫉妒
    B. 不屑
    C. 不怕
    D. 赞美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的《梅花》同样表现梅花的高洁与坚韧。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的此诗中也有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与情感表达。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酬刘和州戏赠》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两首诗都涉及自然景象的描写,但白居易更注重情感的表达,李白则侧重于瞬间的美感与豪情。

相关查询

寒食书事 西夏寒食遣兴 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寒食 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寒食寄郑起侍郎 祝英台近·春日客龟溪游废园 寒食诗 上元夜六首·其一 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隹字旁的字 烹蛇 梳云掠月 四点底的字 行字旁的字 芜音累气 七损八伤 民主改革 立刀旁的字 爱惜羽毛 阜字旁的字 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属者 论诘 解民倒悬 鹓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