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2:29
江南好,早韭荐初春。
竹外轻雷抽嫩笋,
江头春水上河豚。
风味总宜人。
江南的春天真好,早春时节的韭菜刚刚出土。
竹林外面轻轻响起雷声,嫩笋也抽出了新芽,
江边春水涌动,河豚也开始游动。
这里的一切都让人感到宜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描绘了江南早春的美好景象,运用了自然景象来表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江南地区以水乡著称,诗中提到的河豚、嫩笋等都是当地春天的特产,体现了地域特色。
作者介绍: 张友书,清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作品多以描写江南的秀丽风光著称,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春季,诗人通过描写江南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生活的向往。
《江南好》是一首简洁而富有情感的诗,诗人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好。开篇“江南好,早韭荐初春”一句,便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说明了江南地区春天的美丽与生机。韭菜作为春天的象征,代表着新生与希望。接下来的“竹外轻雷抽嫩笋”,不仅描绘了春雷的声音,更通过“抽嫩笋”表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这种生动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春日的竹林之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江头春水上河豚”一句,将江南水乡的特色展现无遗,春水的涌动预示着万物的复苏,而河豚的出现则是春季渔获的象征,展示出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最后一句“风味总宜人”,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对江南春天的赞美与留恋。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江南自然美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春天的热爱与赞美,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江南好》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诗中提到的“嫩笋”象征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风味总宜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