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江南好 其五 寄林屋兼讯海上友人

《江南好 其五 寄林屋兼讯海上友人》

时间: 2025-05-03 21:33:20

诗句

二分月,今不在扬州。

黄叶翁犹花作巷,停筝客已画为楼,海上逐閒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33:20

原文展示:

二分月,今不在扬州。
黄叶翁犹花作巷,
停筝客已画为楼,
海上逐閒鸥。

白话文翻译:

这轮明月如今不在扬州。
老翁在黄叶中仍像花一样打理街巷,
停下弹筝的客人已把闲情绘作楼阁,
而我在海上追逐着悠闲的海鸥。

注释:

  • 二分月:指月亮的形状,二分代表月亮的弦月状态。
  • 扬州:古代著名城市,以风景秀丽和文化繁荣著称。
  • 黄叶翁:指一位年老的园丁,黄叶暗示秋天的到来。
  • 花作巷:形容街道如同花一般美丽,暗含老翁对环境的打理。
  • 停筝客:指弹筝的客人,象征着闲适的生活。
  • 画为楼:形容将美好的情景描绘成楼阁。
  • 海上逐閒鸥:意指在海面上追逐着悠闲的海鸥,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袁克文,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融入个人的感受与自然景观,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思考,尤其是在秋季的浓厚氛围中,诗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的美好。

诗歌鉴赏:

《江南好 其五 寄林屋兼讯海上友人》是一首富有意境的诗,展现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情眷恋。开头的“二分月,今不在扬州”便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怀旧愁思的境界。诗人用“黄叶翁犹花作巷”的描写,生动展现了秋天的景象,老翁在黄叶中打理街巷,既是对生活的执着,也是对美好环境的珍惜。

“停筝客已画为楼”一联,突显了人们在闲适中不自觉地将生活的点滴美好进行艺术化的表达,反映了诗人对生活中闲适时光的向往。最后一句“海上逐閒鸥”,更是将诗的意境推向了一个自由的境地,表达了诗人内心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颇具匠心,诗人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交融,展现了江南独特的韵味与诗意,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二分月,今不在扬州”:开篇即设定了时间和空间,月亮的形态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而扬州的缺失则传达了对往昔的怀念。
  2. “黄叶翁犹花作巷”: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老人的用心与秋天的美,使人感受到生命的韧性与美好。
  3. “停筝客已画为楼”:运用“画”字,展现了生活的艺术性与闲适,暗喻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4. “海上逐閒鸥”:最后的意象以海鸥象征自由,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黄叶翁犹花作巷”,将老翁比作花,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 对仗:整首诗语句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在抒发对江南美好自然的向往的同时,也隐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时间与思念,代表着诗人对往昔的怀念。
  • 黄叶:象征着秋天的到来,暗示着生命的流转与无常。
  • :代表着音乐与闲适的生活,象征着美好与宁静。
  • 海鸥:象征自由与悠闲的生活,反映出诗人向往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二分月”是指: A. 圆月 B. 弦月 C. 新月

  2. “黄叶翁犹花作巷” 中“翁”指的是: A. 年轻人 B. 老人 C. 婴儿

  3. 诗人所追逐的“閒鸥”象征的是: A. 忙碌的生活 B. 自由的生活 C. 悲伤的回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袁克文的《江南好 其五》和李白的《庐山谣》都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但袁克文更注重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壮丽的自然景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袁克文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 《江南文化的诗意表达》

相关查询

寓陈杂诗十首 其二 倚声制曲三首 其三 题韩干马图 牡丹 感怀 壬午腊月下旬偶作二首 独游东园 秋怀十首 其七 腊日晚步 赠吴孟求承议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人在人情在 单耳刀的字 包含怒的词语有哪些 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红不棱登 蜂腰猿背 哑然大笑 特长生 示字旁的字 孱踈 巛字旁的字 楚璞 幾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单根独苗 蕨类植物 元灯 包含煮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