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4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44:41
八宝妆 芍药,此韵
作者:戴延介 〔清代〕
月幌笼娇,云阶倚态,泪点越添凄妩。
亭北新妆人去早,占断雕栏妒否。
尊停婪尾,乱红飞过江南,惜春归渺无情绪。
拼却带围宽瘦,鬓丝添缕。
年年廿四桥边,为谁开了,玉箫声在何许。
算只有谢郎俊句,肯迟暮替脩新谱。
待和梦折枝赠与,隔花莺送零星语。
又路远丰台,湘帘不卷愔愔雨。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日的情景,她的娇媚和哀愁交织在一起。月光下,她的身影显得娇弱,泪水更增添了几分凄美。亭子北边的新妆女子早早离去,雕栏处的妒忌之情是否存在?酒杯停下,纷飞的花瓣越过江南,春天的归来却显得无情。为了打扮自己,她拼命调整着衣服,鬓发也添了几缕。每年在廿四桥边,究竟是为了谁而开花,悠扬的玉箫声又在何处响起?想来只有谢郎的诗句,愿意在晚年为她谱写新曲。期待能在梦中折枝赠予,花间黄莺轻声传递着零星的话语。而远道而来的丰台,湘帘未卷,细雨绵绵,心情愈加沉重。
作者介绍:戴延介,清代诗人,擅长词曲,风格多样,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在春天的感受,结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表达对时光流逝和美好回忆的惆怅。
《八宝妆 芍药,此韵》是戴延介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的景象与情感交融的画面。诗中以月光和云影为背景,展现出女子在春天的娇美与忧愁。前两句以“月幌”和“云阶”描绘出一个静谧而梦幻的环境,女子的眼泪则加深了这份凄美。随后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新妆人去早”表达出一种孤独感,仿佛女子的美丽无人欣赏,甚至引发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诗的结构非常精巧,情感层层递进,尤其是对春天的珍惜和对美好时光的感叹。在“年年廿四桥边”中,诗人借用地名和历史典故,增强了诗歌的厚重感。而最后几句则通过对“玉箫声”的渴望,表现了与爱人之间的情感联系,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又有对自然轮回和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展现了戴延介的艺术才华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细腻的观察。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月光、春花和音乐等意象,都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元素,表达了诗人对美、爱情和生命的感悟。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玉箫”象征什么?
“年年廿四桥边”为谁开了,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对比中,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如何通过春天的意象表达各自的情感与思考,展示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多样性与深邃性。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古典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