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5:25
除夜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七十已强半,所余能几何。
悬知暮景促,更觉後生多。
遁世名为累,留年睡作魔。
西归端著便,老子不婆娑。
全诗翻译:
已年过七十,人生只剩下多少年呢?
夜幕降临,时间愈发紧迫,更加感觉到年轻人多如繁星。
隐居在世只会成为负担,留在世间的岁月如同魔障。
西归的路途已经明了,老夫我不再舞蹈于世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师道,字子华,号楣山,南宋时期的诗人。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探讨人生哲理,尤其是关于时光与生命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除夕之夜,诗人对自己人生的回顾与感慨,借除夜之静谧反思过去与未来,表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淡然。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年纪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深刻理解。诗人已至七十,似乎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时间的紧迫。开头两句“七十已强半,所余能几何”,直白而沉重,透露出对未来的无奈。接着,诗人提到“暮景促”,象征着时间的飞逝,尤其是在除夕夜,这种感受愈加明显。
而“遁世名为累,留年睡作魔”,则是对隐居生活的反思,隐居似乎是逃避,但却也成为心理上的负担,时间的流逝如同梦境般模糊不清。最后,诗人强调“西归端著便”,意味着他对死亡的接受与豁达,老子不再追逐世俗的繁华,展现了一种超然的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通过对时光的沉思和对人生的感悟,展现了一种哲学的思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中心思想在于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死亡的接受,展现了一种淡然与超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陈师道的“除夜”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B. 对年轻人的羡慕
C. 对世俗生活的追求
在诗中,诗人对“遁世”的态度是什么?
A. 赞同
B. 反思
C. 否定
“西归”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归乡
B. 归隐
C. 死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