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8:1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16:08
王生山水歌
作者: 赵希迈〔宋代〕
范宽山头李成树,百年二老皆仙去。
如今尺素留人间,纵有千金无博处。
后人笔底工一家,声价随可喧中华。
王君二妙聚一手,参以吟思游天涯。
万里江山才数幅,东抹西涂意先足。
苍梢癞石相参差,风雨烟云在羁束。
近时目贱耳反真,画图重旧不重新。
名家翰墨未必贵,尘渍赝本翻为珍。
君提健笔来海外,山若玉簪江为带。
朝昏变态焉可穷,笔未铺张心已会。
岭南游者多诗人,见君作画应怜君。
求我新诗写君画,终使李范声名分。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画的深刻理解与感慨。范宽和李成是古代著名的山水画家,虽然他们已经离世,但他们的作品依然留在人间。即使有千金,也难以获得真正的艺术享受。后来的画家们在笔下各有千秋,名声自然会在中国流传开来。诗中提到王君的技艺高超,结合吟咏,游历天涯。万里江山不过是几幅画作,东抹西涂的意境已是足够。苍翠的树梢和癞痕石相互映衬,风雨烟云的景象正好束缚在画卷中。最近的作品可能看似平凡,然而画图的精髓在于创新。名家的作品未必就一定昂贵,尘封的赝品反而可能成为珍品。你提起笔来,描绘海外的山水,仿佛山如玉簪,江如腰带。朝夕之间形态各异,笔尚未落,心中已然领悟。岭南的游人多是诗人,见到你作画自然会生出怜惜之情。求我为你写新的诗来配你的画,最终会让李范的名声再次响亮。
赵希迈,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和山水画,作品多关注自然景观,并且常常结合个人的游历感悟,表现出对艺术的独特理解。
《王生山水歌》创作于赵希迈游历之际,诗中表达了他对山水画的热爱与思考,反映了当时山水画艺术的发展与个人的艺术追求。
《王生山水歌》是一首充满艺术情怀的诗,赵希迈在诗中以山水画为主题,借古人范宽和李成的名声,引出对山水的深邃思考。诗的开头提到两位古人的离去,表达了对艺术传承的感慨。虽说古人的作品已成绝响,但其所留的美却在后人心中延续。接着,诗人展现了现代画家们的技艺与自信,认为他们的作品也能在艺术界发出光芒。
诗中多次提到“山水”,不仅是自然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万里江山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理解与感悟。同时,诗人对传统与创新的思考,突出了“名家翰墨未必贵”的理念,强调了艺术价值并不完全依赖于名气,而在于创作本身的灵动与真挚。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展现了赵希迈对山水画的热爱和对艺术未来的美好期盼。
范宽和李成是哪个朝代的画家?
诗中提到“名家翰墨未必贵”,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王君在诗中象征什么?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赵希迈的《王生山水歌》更多地关注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对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思考。王维则更注重个人情感在自然景观中的体现。两者都展现了山水之美,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