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7:29
原文展示:
僦居初不恶,门巷接溪湾。
有谱曾评菊,无钱可买山。
吟驱生计拙,愁积鬓毛斑。
远示诸名作,閒题馹寄还。
白话文翻译:
我初来住这里并不觉得恶劣,家门口的巷子紧邻溪水湾。
曾经有谱子评判菊花,但没钱去买座山。
吟咏诗词让我生计拙劣,愁苦让两鬓渐渐斑白。
远方的朋友请看看我的作品,闲暇时请把它们寄回。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希迈,宋代诗人,生于南宋初期,字子真,号天隐。赵希迈以其清新的诗风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而闻名,作品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困境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赵希迈早年租住在溪边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经济困窘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赠沈兢》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的诗。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生活环境与心境。开篇“僦居初不恶,门巷接溪湾”,呈现出一种平淡而自然的生活状态。诗人并不因租住而感到厌恶,反而觉得这种环境亲近而美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接下来的“有谱曾评菊,无钱可买山”则展现了诗人的经济困境与精神追求之间的矛盾。他对菊花的评判表明了他对高雅生活的向往,但因缺乏金钱而无法实现理想的隐居生活,反映了许多文人心底的无奈与愁苦。
“吟驱生计拙,愁积鬓毛斑”则直白地道出了诗人在生活中所遭受的困苦与烦恼,愁苦的积累让他的鬓发渐渐斑白,体现出岁月的无情与生活的艰辛。
最后两句“远示诸名作,閒题馹寄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对交流的渴望,尽管生活艰难,但他仍然希望与友人分享自己的作品,保持心灵的沟通。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生活的感悟,也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示了宋代文人深刻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现了文人在物质困境中对精神世界的坚持与渴望,体现了生活的无奈与理想的美好。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僦居”是什么意思?
诗人为何对菊花有谱评?
“愁积鬓毛斑”中“鬓毛”指的是什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