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48: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48:57
烛影摇红 题徐秋宇孝廉锦华黄叶秋灯思归图
作者: 黄燮清
日落燕台,乱鸦啼近黄昏候。
不多庭树弄秋声,听得人消瘦。
寒到霜前雁后。
忍思量江南病柳。
画屏孤倚,一穗心焦,化成红豆。
曾记联床,夜阑愁语同搔首。
九逵烟月总相思,闲醉销魂酒。
酒醒无聊依旧。
为离人疏更偏久。
未堪重忆,帐晓炉温,蜡残珠溜。
夕阳西下,燕台的黄昏时分,杂乱的乌鸦在啼叫。
庭院中的树木发出秋天的声音,听得人心情愈加消瘦。
寒冷侵袭,雁阵已飞过霜前。
忍不住思念江南那病弱的柳树。
孤独地倚靠在画屏上,心中焦虑,化作一颗颗红豆。
曾几何时,我们同床共枕,夜深时互诉愁苦,辗转难眠。
漫天烟月,尽是思念,闲来无事只好借酒消愁。
酒醒后却无所适从,依旧无聊。
为离人而疏远的情感更加深厚,时光越久愈发难以承受。
无法重温往昔,清晨的帐幕和温暖的炉火,蜡烛已然残尽,珠珠泪滴。
作者介绍
黄燮清(1640-1710),字希哲,号东庐,福建福州人,清代词人、诗人,以清新婉约的词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烛影摇红》是在一个秋天的黄昏,诗人感受到了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离人的无尽思念和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烛影摇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情感,将秋天的凄凉与思念的情感结合在一起。诗的开头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象,乌鸦的啼叫和庭树的秋声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忧愁与孤独。接着,诗人引入了对江南柳树的思念,柳树的病态象征着离愁别绪,生动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离人的牵挂。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回忆与爱人共度的时光,夜阑时的愁语和对彼此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深厚的情感。最后几句更是将思念推向高潮,诗人感慨酒醒后的无聊与孤独,透过蜡烛残光的描写,传达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事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清代诗人的艺术风格与人生哲学。
逐句解析
日落燕台,乱鸦啼近黄昏候。
不多庭树弄秋声,听得人消瘦。
寒到霜前雁后。
忍思量江南病柳。
画屏孤倚,一穗心焦,化成红豆。
曾记联床,夜阑愁语同搔首。
九逵烟月总相思,闲醉销魂酒。
酒醒无聊依旧。
为离人疏更偏久。
未堪重忆,帐晓炉温,蜡残珠溜。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离人的深切思念与孤独感,结合了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展现了人生的无奈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江南病柳”象征什么?
A. 美丽的景色
B. 思念之情
C. 生活的安逸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表达思念的情感?
A. 酒
B. 画
C. 歌
诗中提到的“蜡残珠溜”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与悲伤
C. 幸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烛影摇红》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词的美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