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读史二十首 其十六

《读史二十首 其十六》

时间: 2025-04-26 14:46:18

诗句

晋阳蜿蜿起飞龙,北面倾心事犬戎。

亲出渭桥擒诘利,文皇端不愧英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6:18

原文展示:

晋阳蜿蜿起飞龙,北面倾心事犬戎。亲出渭桥擒诘利,文皇端不愧英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晋阳的壮丽景象,像飞龙一样蜿蜒而起。面对北方的犬戎,心中忧虑重重。亲自出征于渭桥,成功擒获敌人。这位文皇果然不愧为英雄。

注释:

  • 晋阳:古代山西省的一个地名,指的是太原地区。
  • 蜿蜿:形容曲折延伸的样子。
  • 飞龙:比喻气势雄伟,像龙一样腾飞。
  • 犬戎:古代一个北方的游牧民族,敌对中原王朝。
  • 渭桥:指渭水上的一座桥,是古代军事出征的一个重要地点。
  • 擒诘利:擒获敌人,打败敌军。
  • 文皇: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位文治兴国的皇帝,可能是指汉文帝。

典故解析:

  • 犬戎:犬戎是西周时期的一个民族,常与中原王朝发生冲突,诗中提到犬戎,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战争紧张气氛。
  • 文皇:可能指汉朝的汉文帝,因其善治而被后人称颂,诗中赞扬了他的英勇和智慧。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王国维(1877-1927),清末民初著名的学者、诗人和文艺评论家,对中国古代文学和哲学有深入研究。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末民初,正值国家动荡之际,诗人通过历史事件反思时局,表达对国家的关切与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示了古代英雄人物的气魄和智慧。开头的“晋阳蜿蜿起飞龙”不仅描绘了地理风貌,更象征着强大的气势,显示出一个国家的繁荣与雄伟。接下来的“北面倾心事犬戎”,则引入了紧张的历史背景,表现出面对外敌时的忧虑和压力。最后的“文皇端不愧英雄”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也是对当代领导者的期望,强调了治国理政的重要性。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情感上饱满,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现实的关切。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晋阳蜿蜿起飞龙”描绘了晋阳地区的地势壮丽,暗喻国家的强盛。
    • 第二句:“北面倾心事犬戎”表达了对外敌犬戎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心。
    • 第三句:“亲出渭桥擒诘利”描绘了英雄亲自出征,表现出勇敢和决心。
    • 第四句:“文皇端不愧英雄”对文治皇帝的赞美,强调其治国有道。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晋阳比作飞龙,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历史的反思,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以及对治国理政的期待。

意象分析:

  • 飞龙:象征着力量和尊贵,寓意国家的兴盛。
  • 犬戎:代表了外敌的威胁,暗示了历史的动荡和不安。
  • 渭桥:作为战场的象征,反映了勇气和决策的重要性。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晋阳蜿蜿起飞龙”中的“飞龙”象征什么?
      • A. 国家的衰落
      • B. 国家强盛
      • C. 自然灾害
    2. “犬戎”指的是哪个民族?
      • A. 南方民族
      • B. 北方游牧民族
      • C. 海外民族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推荐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现出壮丽的景象与历史的厚重感。
  • 诗词对比:对比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现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英雄的赞美,但王国维的诗更侧重于具体历史事件的描绘,而李白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
    • 《王国维诗词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侍先人游石桥 松阳上方山居五首 其五 松阳上方山居五首 其四 松阳上方山居五首 其三 松阳上方山居五首 其二 松阳上方山居五首 其一 留题紫岩寺 其一 竹山𡺀岭 竹溪 小重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懒怠 齿字旁的字 爻字旁的字 膳费 矢字旁的字 生龙活虎 包含陌的词语有哪些 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东抄西转 支支吾吾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责的词语有哪些 士字旁的字 扬铃打鼓 单赤 乛字旁的字 磇石 包含丙的词语有哪些 临危不苟 有酒胆,无饭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