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浣溪沙(漫兴作)

《浣溪沙(漫兴作)》

时间: 2025-05-02 03:07:23

诗句

未到山前骑马回。

风吹雨打已无梅。

共谁消遣两三杯。

一似旧时春意思,百无是处老形骸。

也曾头上带花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7:23

原文展示:

未到山前骑马回。
风吹雨打已无梅。
共谁消遣两三杯。
一似旧时春意思,
百无是处老形骸。
也曾头上带花来。

白话文翻译:

在还未到达山前时就骑马折回。
风吹雨打,花梅也已不再。
和谁共饮两三杯呢?
与旧时春天的感觉相似,
如今却已无所事事,年华已老。
曾经我也曾带着花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未到:还没有到达。
  • 骑马回:骑马折回,暗示没有完成预定的行程。
  • 风吹雨打:形容天气恶劣,环境的变化。
  • :指梅花,象征春天的美好。
  • 消遣:打发时间。
  • 旧时:过去的时光。
  • 百无是处:形容无所事事,心中空虚。
  • 老形骸:年纪大了,身体衰老。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带花”在古诗词中常常象征着青春与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诗人,因其豪放的词风和深邃的思想而闻名。辛弃疾的作品多反映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浣溪沙(漫兴作)》创作于辛弃疾晚年,诗中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身处动荡的历史时期,内心充满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感受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头两句“未到山前骑马回”和“风吹雨打已无梅”构成了一个强烈的对照:未到达的期待与已经失去的美好。诗人用骑马的意象,暗示自己在生命旅途中面临的挫折与困境。

接下来的“共谁消遣两三杯”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饮酒本是寻求慰藉,但无伴侣共饮,显得格外孤单。此时,诗人对往昔的追忆愈发明显,“一似旧时春意思”,这句诗中流露出对年轻时光的怀念,而“百无是处老形骸”则表现了对衰老的无奈与失落。

最后一句“也曾头上带花来”,让人感受到一种时光的对比与无情,曾经的美好与如今的落寞形成鲜明对比。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辛弃疾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无尽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未到山前骑马回:指在未达到目标或理想之前,因种种原因不得不返回,表示一种未能如愿的失落感。
  2. 风吹雨打已无梅:自然环境的恶劣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损失,梅花的凋零暗示着春天的逝去,象征着青春的流逝。
  3. 共谁消遣两三杯:表达一种孤独感,独自饮酒没有共鸣,反映出内心的空虚与寂寞。
  4. 一似旧时春意思:怀念过去的春天,感受到的情感依旧,但已是追忆。
  5. 百无是处老形骸:表达对衰老的无奈与失落,生活中无所事事,空虚感加重。
  6. 也曾头上带花来: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象征着青春与生机。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变化与感慨。
  • 拟人:自然现象如“风吹雨打”赋予情感,使读者感受到环境的影响。
  • 象征:梅花象征春天与青春的美好,带花则象征着美好时光的回忆。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辛弃疾对逝去青春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常的感慨,诗人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示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前:象征理想与目标,未到达之处。
  • :象征春天与美好,代表青春。
  • :象征社交与消遣,体现孤独感。
  • :象征青春与美好时光的回忆。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代表着坚韧与不屈的精神。诗中提到的“带花”则象征着对往昔青春的珍惜与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辛弃疾的《浣溪沙(漫兴作)》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理想的追求
    B. 对逝去青春的怀念
    C. 对战争的反思
    D. 对自然的赞美

  2. 诗中提到的“梅”象征着什么? A. 悲伤
    B. 美好与青春
    C. 友情
    D. 生命的脆弱

  3. “未到山前骑马回”中,骑马回的含义是: A. 达到目标
    B. 中途折返
    C. 享受旅程
    D. 追逐梦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 宋之问的《江上渔者》

诗词对比:

  • 辛弃疾 vs. 李清照:两位诗人在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上有所相似,辛弃疾更侧重于孤独与失落,而李清照则融合了更多的柔情与思念。
  • 辛弃疾 vs. 杜甫:杜甫的诗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遭遇,而辛弃疾则更多关注个人情感的细腻变化,两者在表达方式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辛弃疾全集》
  2. 《宋词鉴赏辞典》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还舍作 白菊 古剑行 己酉岁书怀 中秋觅酒 题平辽碑 在金日作·选二 闺思 赠萧芷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長字旁的字 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违法乱纪 埋没人才 羲景 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规避 昌亭旅食 里字旁的字 避繁就简 一诎一信 示字旁的字 襧衮 气塞 花天锦地 犬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包含躡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