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1:42
鹧鸪天·叹息频年廪未高
作者:辛弃疾
叹息频年廪未高。
新词空贺此丘遭。
遥知醉帽时时落,
见说吟鞭步步摇。
乾玉唾,秃锥毛。
只今明月费招邀。
最怜乌鹊南飞句,
不解风流见二乔。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仕途不顺的感叹,尽管多年来努力追求,仍然无法得到应有的荣华富贵。新作的词句似乎只能在山丘间空自欢庆,而对自身的失落感到无奈。遥远的地方,醉酒之人帽子时常掉落,传来吟唱的声音,似乎在形容他步伐的摇曳。如今的明月也不再召唤他,最让人怜惜的是那南飞的乌鹊,它不懂得风流的情景,无法看到二乔的美丽。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生于1140年,卒于1207年。他的词风豪放,情感丰富,常以个人经历与历史事件结合,抒发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理想。
这首词作于辛弃疾中年时期,正值南宋国难当头,身为士人的他感受到强烈的无力感与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尽管他才华横溢,但在仕途上屡屡受挫,词中流露出对时局的无奈与自我反思。
《鹧鸪天·叹息频年廪未高》是一首充满感伤的词作,辛弃疾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真实流露。整首词的基调是忧伤而沉重,开篇即以“叹息”二字引入,情感的基调随之确立。词中反复出现的“空贺”、“未高”等词汇,显示出他对自身命运的不满与无奈。
通过对比“新词”的空欢喜与实际的生活困境,辛弃疾将自身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展现得淋漓尽致。接着,作者以“遥知醉帽时时落”的意象描绘了一种随意与失落,似乎醉酒者的洒脱与自己的郁闷形成鲜明对比。
而“最怜乌鹊南飞句”的结尾,则是情感的升华。乌鹊南飞象征着自由与远行,而“二乔”则代表着理想中的美好与风流,辛弃疾对美与理想的追求在此达到了顶点。他既羡慕这种自由,又因无法达到而感到失落,最终形成一种复杂而深邃的情感。
整首词不仅展现了辛弃疾的个人情感,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常,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整首词的主题围绕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辛弃疾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与深刻的情感投入,让读者感受到他内心的孤独与纠结。
辛弃疾的“廪未高”指的是什么?
A. 食物丰富
B. 生活贫困
C. 事业成功
词中提到的“新词空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幸福
B. 失落
C. 愤怒
“最怜乌鹊南飞句”中的“乌鹊”象征什么?
A. 自由与希望
B. 美丽的女子
C. 绝望与悲伤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