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汉宫春(答李兼善提举和章)

《汉宫春(答李兼善提举和章)》

时间: 2025-05-02 12:01:07

诗句

心似孤僧,更茂林修竹,山上精庐。

维摩定自非病,谁遣文殊。

白头自昔,叹相逢、语密情疏。

倾盖处,论心一语,只今还有公无。

最喜阳春妙句,被西风吹堕,金玉铿如。

夜来归梦江上,父老欢予。

荻花深处,唤儿童、吹火烹鲈。

归去也,绝交何必,更修山巨源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1:07

原文展示:

心似孤僧,更茂林修竹,山上精庐。
维摩定自非病,谁遣文殊。
白头自昔,叹相逢语密情疏。
倾盖处,论心一语,只今还有公无。
最喜阳春妙句,被西风吹堕,金玉铿如。
夜来归梦江上,父老欢予。
荻花深处,唤儿童吹火烹鲈。
归去也,绝交何必,更修山巨源书。

白话文翻译:

我的心如同孤独的僧人,一片宁静,周围是茂密的林木和修长的竹子,山上有一所精致的庐舍。维摩居士的宁静并不是因为生病,谁又能将文殊菩萨遣来呢?从很久以前开始,我就感叹我们相逢时虽言语密切,但情感却疏远。曾经在倾盖之处,我们一同谈心,如今还有你我之间的情谊吗?我最喜欢阳春时节的美妙诗句,却被西风吹落,犹如金玉般的声音。昨夜梦回江边,父老们对我寄予厚望。在荻花深处,呼唤孩子们来生火烹饪鲈鱼。要回去了,既然绝交又何必呢?不如继续修书于这山水之间。

注释:

  • 孤僧:形容孤独的修行者,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寂。
  • 维摩:维摩诘,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象征着智慧和宁静。
  • 文殊:文殊菩萨,代表智慧,诗中提到暗示对智慧的向往。
  • 倾盖:古时饮酒时的习俗,形容亲密的交谈。
  • 金玉铿如:比喻诗句的音韵美,铿锵有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和政治家。他的词风豪放,情感深沉,常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怀。

创作背景:

《汉宫春》创作于辛弃疾晚年,社会动荡、时局艰难,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友谊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汉宫春》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辛弃疾通过对孤独与友谊、理想与现实的反思,展现了他复杂的内心世界。开篇以“心似孤僧”引出诗人的孤独感,紧接着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营造出一种超然的境界。维摩的宁静并非因病,反映了诗人对智慧与理想的追求,暗示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内心的清净。

在回忆与友人的交往时,诗人感叹言语的亲密却情感的疏远,表现出一种深深的失落与无奈。阳春的美妙诗句被风吹落,象征着好的事物的短暂与易逝,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和珍惜。最后,诗人以归去的决心结束诗句,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即使绝交也不必太过于执念。

整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与深刻的意象,体现了辛弃疾对人生、友谊与理想的思考,展现了他作为一个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心似孤僧:以孤僧象征内心的孤独与清净。
  2. 更茂林修竹:描绘周围自然的宁静,增强孤独的对比感。
  3. 维摩定自非病:引入智慧与理想的象征,表示精神的追求。
  4. 白头自昔:自我感叹与友谊的时光流逝。
  5. 倾盖处:回忆亲密交谈的时光,表达对友情的怀念。
  6. 最喜阳春妙句: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表现情感的深邃。
  7. 夜来归梦江上:梦回故里,寄托对家乡的思念与希望。
  8. 归去也,绝交何必:对友谊的淡然,反映内心的洒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心似孤僧”,形象化内心的孤独。
  • 对仗:如“白头自昔,叹相逢语密情疏”,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拟人:如“西风吹堕”,赋予自然界以情感,增强诗句的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孤独的思考、对友谊的缅怀以及对理想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情感的细腻描绘,反映了辛弃疾复杂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孤僧:象征孤独与清净的内心。
  2. 林竹: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代表了诗人向往的生活状态。
  3. 维摩、文殊:象征智慧与理想,反映对精神层面的追求。
  4. 阳春:象征美好、希望的时光,表现对生活的热爱。
  5. 江上:代表故乡与亲情,寄托思念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维摩”指的是哪个文化中的人物?

    • A. 道教
    • B. 佛教
    • C. 儒教
    • D. 基督教
  2. 填空题:诗中“心似孤僧,更茂林修竹,山上精庐”描绘了诗人内心的

  3. 判断题: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惜与对孤独的反思。(对/错)

答案:

  1. B
  2. 孤独与清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李清照在词中都表现了对亲情与友情的珍视,但辛弃疾更倾向于哲理的思考,而李清照则更注重情感的细腻与个人感受的表达。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诗词集》
  • 《宋代词人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送裴腾 送顾朝阳还吴 龙门送裴侍御监五岭选 送人尉闽中 别梁锽 眼儿媚 临江仙 满庭芳(上张紫微) 满江红 宝鼎现(上元上江西刘枢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杅杅富人 聿字旁的字 赧颜汗下 瓦字旁的字 连三并四 巢燧 屮字旁的字 涵盖 吴牛喘月 徕服 谊结尾的成语 示字旁的字 落落穆穆 私智小惠 运丁 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