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瑞鹤仙·片帆何太急

《瑞鹤仙·片帆何太急》

时间: 2025-04-30 13:26:38

诗句

片帆何太急。

望一点须臾,去天咫尺。

舟人好看客。

似三峡风涛,嵯峨剑戟。

溪南溪北。

正遐想、幽人泉石。

看渔憔、指点危楼,却羡舞筵歌席。

叹息。

山林锺鼎,意倦情迁,本无欣戚。

转头陈迹。

飞鸟外,晚烟碧。

问谁怜旧日,南楼老子,最爱月明吹笛。

到而今、扑面黄尘,欲归未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26:38

原文展示:

片帆何太急。
望一点须臾,去天咫尺。
舟人好看客。
似三峡风涛,嵯峨剑戟。
溪南溪北。
正遐想幽人泉石。
看渔憔指点危楼,却羡舞筵歌席。
叹息。
山林锺鼎,意倦情迁,本无欣戚。
转头陈迹。
飞鸟外,晚烟碧。
问谁怜旧日,南楼老子,最爱月明吹笛。
到而今扑面黄尘,欲归未得。

白话文翻译:

这片小船为什么如此急速?只见那一点点的帆影,离天际不过咫尺。船上的人好像是个看客,宛如三峡的风浪,峻峭如剑戟。溪南溪北,我正在遐想那隐居的幽人和泉石。看到渔夫指着高楼,却又羡慕那舞席和歌声。令人叹息的是,山林中的钟鼎,心意疲倦而情感迁移,原本就没有什么欢喜和忧愁。回头看往日的痕迹,飞鸟在外,晚烟如碧。我想问谁来怜惜我旧日的情怀,南楼的老者,最爱在月明之下吹笛。如今扑面而来的黄尘,让我想归却未能如愿。

注释:

  • 片帆:小船的帆。
  • 须臾:瞬间、片刻。
  • 舟人:船上的人。
  • 三峡:指长江的三峡,以险峻著称。
  • 嵯峨:高耸、险峻。
  • 危楼:高耸的楼阁。
  • 舞筵歌席:指宴席上的歌舞表演。
  • 锺鼎:古代祭祀的器具,象征文人雅士的生活。
  • 黄尘:尘土,指世俗的烦恼和困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词人,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以豪放词风著称。他的词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历史感慨以及对社会的关切,风格多样。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辛弃疾晚年,反映了他对时局的感慨与个人情怀的交织。诗中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他深刻的历史意识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性。

诗歌鉴赏:

《瑞鹤仙·片帆何太急》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与历史感慨交融的词作。词的开头以“片帆何太急”引入,立刻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表现出一种急切和不安的情绪。接着,通过描绘船上的景象,暗示了人生的匆忙与无常。词中多次提到自然景观,如“溪南溪北”、“三峡风涛”,不仅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在情感上,词人似乎在追忆往昔,感叹自己与世隔绝的孤独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尤其是“问谁怜旧日,南楼老子,最爱月明吹笛”这一句,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无奈与渴望。整首词在构思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既有对生活的思考,也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辛弃疾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片帆何太急”:表达了对船只急速前行的疑问,暗示人生的匆促。
    • “望一点须臾,去天咫尺”:描绘了远方的船帆,象征着渺小的希望与目标。
    • “舟人好看客”:舟上的人像个看客,传达了对生活的旁观与无奈。
    • “似三峡风涛,嵯峨剑戟”:用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险峻与艰难。
    • “正遐想幽人泉石”: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遐想。
    • “却羡舞筵歌席”:对繁华宴席的羡慕,反衬内心的孤独。
    • “意倦情迁,本无欣戚”:表现出对世事的厌倦与情感的流失。
    • “欲归未得”:表达了归心似箭却无能为力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舟人”比作旁观者,反映出对生活的无奈。
    • 对仗:如“溪南溪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得作品更具生动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人生匆促的无奈,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情感深度。

意象分析:

  • 片帆:象征人生的旅途与希望。
  • 三峡风涛:代表人生的危险与挑战。
  • 幽人泉石:暗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月明吹笛:象征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寄托了对清净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片帆”指的是什么?

    • A. 大船
    • B. 小船
    • C. 船上的人
  2. “似三峡风涛”用来比喻什么?

    • A. 自然景观
    • B. 人生的艰难
    • C. 船的速度
  3. 诗人对过去的情感是:

    • A. 怀念
    • B. 忘记
    • C. 不屑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李白的作品都表现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辛弃疾更注重历史感和个人情怀的交织,而李白则更多强调豪放的气概和对酒的乐观态度。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词选》
  • 《宋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南涧亭诗 与陈去非夏致宏孙信道游南涧同赋四首 早行 咏鹤五首 二月五日晚閒步于庭日且下有青云如远山状望之不厌作绝句以遣兴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 其七 呈同游诸公 庚辰二月雪夜作 奉酬致宏赠别 陈参政挽诗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愁眉泪眼 谨力 楼结尾的成语 浮而不实 绳墨之言 暴跳如雷 愚者一得 雷结尾的成语 猫虎 裁黜 屮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德昂族 杰异 入字旁的字 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