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4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42:49
悼阿驹七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隔日犹能唤女兄,儿于孝友殆天成。
直须见汝莲花上,才得胸中一点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阿驹的深切怀念。诗人回忆起与阿驹的过往,感到悲痛。即使隔了一天,诗人仍能想起与阿驹的亲密关系,仿佛她的在世是理所当然的。而诗中提到的“莲花”意象,则象征着清净和美好的情感,诗人希望通过见到阿驹的美好形象,让自己的内心获得一丝平静。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思庵,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抒情见长,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悼阿驹七首》创作于诗人失去亲友或挚爱之后,表达了他对逝者的哀痛和怀念。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人际关系的珍贵和生命的脆弱。
《悼阿驹七首》是刘克庄对逝去朋友或亲人的深情悼念之作。通过对“女兄”的呼唤,诗人传达了对逝者的思念与怀念。诗中“隔日犹能唤女兄”的意象,展现了逝去的人在诗人心中的重要性,仿佛她的存在仍然影响着诗人的生活。
“儿于孝友殆天成”则体现了诗人对社会伦理的深刻理解,强调了家族与友情的价值。接下来的“直须见汝莲花上”,莲花象征着纯洁和美好的情感,诗人希望通过回忆与逝者的美好时光,得到内心的平静。这种情感的表达让人感同身受,体现了人性中的柔软与脆弱。
整首诗在情感的流露上非常真挚,使用了许多细腻的描写,令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诗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期盼与安慰,使整个悼念过程显得更加温暖而富有诗意。
整首诗通过怀念逝者传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反映出诗人对家庭和友情的珍视,以及在失去后对内心平静的渴望。
“隔日犹能唤女兄”中的“女兄”指的是?
A. 姐姐
B. 朋友
C. 妹妹
D. 亲人
诗中“莲花”象征什么?
A. 富贵
B. 纯洁与美好
C. 生命
D. 背叛
诗人期望通过见到逝者的什么来获得内心的平静?
A. 记忆
B. 形象
C. 亲情
D. 友谊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刘克庄的《悼阿驹七首》更侧重于内心的情感流露,而王维则更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两首诗都描绘了对逝去关系的思念,但表达的方式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刘克庄及其诗作的背景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