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夜温故六言二十首 其五

《春夜温故六言二十首 其五》

时间: 2025-04-27 17:56:17

诗句

燕山张皇薄伐,艮岳文饰太平。

黼贺尅复受赏,瓘忧分裂有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6:17

原文展示:

燕山张皇薄伐,艮岳文饰太平。
黼贺尅复受赏,瓘忧分裂有萌。

白话文翻译:

燕山地区的动荡不安,艮岳则在装饰着和平的表象。
黼贺的政权虽然复兴,却又引发了分裂的忧虑。

注释:

  • 燕山:指燕山山脉,位于中国北方,常被用来象征北方的动荡。
  • 张皇:形容局势紧张、惊慌失措。
  • 薄伐:表面上进行小规模的征伐。
  • 艮岳:指艮山,表示稳定、厚重的地方。
  • 文饰:装饰,指表面上的和平与美好。
  • 黼贺:指古代的官职,代表权力和地位。
  • 尅复:指复兴或重建。
  • :古代一种珍贵的玉石,这里象征权力或地位。
  • 忧分裂:对国家或团体分裂的忧虑。
  • :开始出现的迹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季真,号思庐,宋代诗人,政治家,擅长诗词,风格豪放而深沉。他的诗作多反映当时的社会动荡和个人的理想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不安之际,诗人通过对比安定与动乱、表象与实质,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揭示了表面和平与内心动荡之间的矛盾。开篇提到“燕山张皇薄伐”,暗示了北方战乱的紧迫感,诗人在这里用“张皇”一词形象地传达出那个时代的危机感和不安情绪。接着提到的“艮岳文饰太平”,则通过“文饰”一词揭示出表面的假象,暗示着即使在表面上看似安宁的情况下,实则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危机。

“黼贺尅复受赏”中的“黼贺”是对权力的隐喻,表现了当时政治的复杂性和权力的流动性。然而“瓘忧分裂有萌”则表明了即便在复兴的表象下,仍然有分裂的隐忧,表现出了诗人对未来的深切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反映出作者对当时局势的清晰认知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忧虑,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敏感和对变革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燕山张皇薄伐:描绘了北方的紧张局势,暗示着政治动荡。
  2. 艮岳文饰太平:表面上看似安宁,但实际上却可能是危机的掩饰。
  3. 黼贺尅复受赏:权力的复兴让人感到振奋,但同时也隐藏着潜在的分裂。
  4. 瓘忧分裂有萌:即使有复兴的希望,分裂的迹象却已经出现。

修辞手法

  • 对比:运用表面与本质的对比,增强诗歌的深度。
  • 象征:燕山、艮岳分别象征动荡与安定。
  • 隐喻:黼贺与瓘的使用,深化了对权力与人心的探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国家局势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动荡和分裂的忧虑,以及对安定局面的渴望,揭示了历史的反复和人们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燕山:象征战争与不安。
  2. 艮岳:象征稳定与安全。
  3. 黼贺:象征权力与复兴。
  4. :象征珍贵的东西,暗示权力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燕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和平
    B. 动荡
    C. 安宁

  2. “艮岳文饰太平”中的“文饰”意指什么? A. 装饰
    B. 真实
    C. 伪装

  3. 诗中提到的“忧分裂有萌”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希望
    B. 担忧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对比刘克庄的《春夜温故六言二十首 其五》和杜甫的《春望》,可以发现两位诗人都在描写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但刘克庄更侧重于政治权力的隐忧,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于百姓的苦难和个人的感受。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柯子 南柯子 代元草堂诗馀王从叔 南柯子 白鹦哥 南柯子 七里滩 南柯子 南柯子十三首 其十三 南柯子十三首 其十二 南柯子十三首 其十一 南柯子十三首 其十 南柯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洞幽烛远 岁稔年丰 插蜡烛 子字旁的字 建之底的字 指瑕造隙 扊扅佳人 醋坛子 田字旁的字 下学上达 随者唱喁 聚开头的成语 户字头的字 电势 包含访的成语 示字旁的字 赶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