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曹守司直劝驾

《和曹守司直劝驾》

时间: 2025-07-31 11:35:57

诗句

李唐故典存烧尾,皇宋科名从敕头。

月露浓熏仙桂发,天风高送客槎浮。

三场魁匪先贤志,千佛名知几劫修。

自笑申公垂八十,不能挟册共西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1:35:57

原文展示:

李唐故典存烧尾,
皇宋科名从敕头。
月露浓熏仙桂发,
天风高送客槎浮。
三场魁匪先贤志,
千佛名知几劫修。
自笑申公垂八十,
不能挟册共西游。

白话文翻译:

李唐的旧典籍如今只剩下烧尽的尾巴,
而皇宋的科举名声则依然在敕令之下。
月光与露水浓厚地滋养着仙桂的花开,
天风高送着客人的木筏漂浮在水面。
三场的魁首岂能与先贤的志向相比,
千佛的名号又有多少人经过几劫的修行?
我自嘲申公已八十高龄,
却无法带着书册一同西行。

注释:

  • 李唐:唐朝,代表了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朝代。
  • 皇宋:指宋朝,强调科举制度的延续。
  • 烧尾:比喻古老的典籍已经不存在,只有残余的部分。
  • 仙桂:指的是桂花,象征高洁和美好的品德。
  • 槎浮:槎是竹筏,这里指代漂浮在水中的客船。
  • 三场:指科举考试的三场。
  • 申公:指申包胥,八十岁仍未能实现理想,寓意老而无所作为。

典故解析:

  • 申包胥:春秋时期著名的忠臣,以其忠诚与才智闻名。诗中提及他的八十岁,表达对老年人的自嘲和无奈。
  • 千佛名:提及佛教,可能象征着修行与求道的艰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宋代诗人,字子美,号白云,晚号山人。以其诗词风格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人事、自然及社会变迁。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中,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科举制度的思考。诗中表现了对于老年人无法实现理想的自嘲,同时也透露出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与对现状的失落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古今文化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诗的开头提到“李唐故典存烧尾”,即说明了唐朝的辉煌已成过去,现今的文化传承已然不再。诗人用“皇宋科名从敕头”来强调科举制度在宋代的延续,从而引发对古代文人理想的思考。

接下来的意象展示了自然的美好,诗人通过“月露浓熏仙桂发”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天风高送客槎浮”则暗示了人生如舟,漂浮不定的无奈。诗中对“三场魁匪先贤志”的自问,表现出对当代文人的反思,是否能够达到古代先贤的理想。

最后一联“自笑申公垂八十,不能挟册共西游”,以申公自嘲,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未能实现的失落,蕴含了人对理想追求的无奈和对岁月流逝的沉重感。整首诗在意象丰富、感情真挚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古今交错、理想与现实碰撞的深刻主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李唐故典存烧尾:指唐朝的文化遗产已被烧毁,仅存余晖。
  2. 皇宋科名从敕头:科举制度的延续,强调当代的文人仍依赖于制度。
  3. 月露浓熏仙桂发:自然景象与美好理想的结合,表达向往。
  4. 天风高送客槎浮:人生如舟,象征漂泊的无奈。
  5. 三场魁匪先贤志:对现代文人的自我反思与怀疑。
  6. 千佛名知几劫修:对修行的追问,暗含对信仰与修道的思考。
  7. 自笑申公垂八十:自嘲年老却无所作为,感慨时光。
  8. 不能挟册共西游:无法实现理想,表达对理想的无奈与追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风高送客槎浮”,将人生比作漂浮的木筏,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对仗工整上具有很强的音乐美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月露与仙桂象征着理想与追求,表现出诗人的内心渴望。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人通过自嘲反映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传达出对时光流逝与追梦无果的深沉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李唐:象征过往的辉煌与文化。
  • 皇宋:代表现今的科举制度与文化传承。
  • 月露:象征自然的美好与理想追求。
  • 仙桂:象征高洁品德与追求的理想。
  • :象征人生的漂泊与不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唐故典”中“故典”指什么?

    • A) 新书
    • B) 旧典籍
    • C) 现代作品
    • D) 诗歌
  2. 诗中提到的“天风高送客槎浮”意指?

    • A) 友情
    • B) 人生的漂泊
    • C) 自然的美
    • D) 文化的传承
  3. 诗人以“申公”自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理想无法实现的失落
    • C) 对年轻人的羡慕
    • D) 对社会的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个人命运的思考,但更侧重于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苦难。
  •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通过自然意象表达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与刘克庄的追梦无果形成对比,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评传》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别父母绝句 题汴邸 中山既事 【般涉调】耍孩儿 咏鼓 为丹霞一众募布 梅影 露珠 送钟员外(赋松) 仙水庙 间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屯的词语有哪些 臣字旁的字 乚字旁的字 耂字旁的字 忘战必危 刓缺 包含赋的词语有哪些 恩威并重 匕字旁的字 沉落 表里不一 特诏 社稷为墟 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花约 磊落跌荡 釜结尾的成语 反行两得 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