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3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38:00
松暗水涓涓,夜凉人未眠。
西峰月犹在,遥忆草堂前。
松树阴暗,溪水潺潺,夜晚凉爽,我却尚未入睡。西峰的月光依然明亮,遥远地想起草堂前的情景。
“草堂”在古代文人中常常用作隐居的地方,象征着安静、与世无争的生活。此处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隐逸生活的怀念,可能与王维、李白等诗人的生活理念有相似之处。
作者介绍:张籍,字子厚,唐代诗人,生于公元约766年,卒年不详。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咏物抒情之作,也有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盛世,但诗人内心却可能因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冲突而感到不安,表达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寄西峰僧》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往昔的怀念。诗的开篇以“松暗水涓涓”描绘出一幅静谧的夜景,松树的阴影与潺潺的溪水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恬淡而幽静的氛围。接下来的“夜凉人未眠”则引入了诗人的内心状态,夜晚的凉爽却无法让他入睡,暗示着内心的思绪纷飞。
“西峰月犹在”的意象不仅传达了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思念的永恒。西峰的明月让人联想到曾经的草堂生活,诗人通过“遥忆草堂前”表达了对过去隐逸生活的深切怀念。这种怀念不仅是对环境的向往,更是对那种清新、宁静、自由的生活状态的渴望。整首诗在简洁的文字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思,既有对自然的感悟,也有对人生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象和内心的思念,展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的怀念,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松暗水涓涓”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夜凉人未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诗中提到的“草堂”象征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