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9:27
庭前春鸟啄林声,
红夹罗襦缝未成。
今朝社日停针线,
起向朱樱树下行。
庭前传来春鸟在林间啄食的声音,
红色的夹罗襦还没缝好。
今天是社日,停止了针线活,
我起身向朱樱树下走去。
张籍,字公谨,晚唐诗人,生于盛唐时期,曾任职于朝廷。他的诗风多样,内容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也有对社会生活的深刻反思。
《杂歌谣辞·吴楚歌》创作于唐代的春季,正值社日,反映了农民的生活场景和节日习俗,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眷恋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春鸟的啄食声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开头的“庭前春鸟啄林声”一语,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温暖和谐的春天。随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诗人通过细腻的声音描写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接着“红夹罗襦缝未成”一句,展现了生活的日常,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们的忙碌。最后两句“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则结合了古代节日的习俗,表达了人们在繁忙中也不忘享受生活的乐趣,体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活的宁静,蕴含着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春鸟的啄食声和社日的停工,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对传统节日的珍视。
诗中的“春鸟”主要象征什么?
A. 夏天
B. 春天
C. 冬天
D. 秋天
“红夹罗襦缝未成”这句话反映了什么?
A. 忙碌的生活
B. 完成的工作
C. 休息的时刻
D. 失败的尝试
社日的意义是什么?
A. 祭土神的日子
B. 过年的日子
C. 送别的日子
D. 结婚的日子
答案:1. B 2. A 3. A
可以比较张籍的《吴楚歌》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张籍更注重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的情感和对壮丽山河的赞美。
这些资料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唐代诗歌及其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