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浪淘沙·山径晚樵远

《浪淘沙·山径晚樵远》

时间: 2025-05-02 14:14:50

诗句

山径晚樵远。

深壑孱颜。

孙山背後泊船看。

手把遗编披白帔,剩却清闲。

篱落竹丛寒。

渔业凋残。

水痕无底照秋宽。

好在夕阳凝睇处,数笔秋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4:50

原文展示

浪淘沙·山径晚樵远
作者: 惠洪 〔宋代〕

山径晚樵远。深壑孱颜。
孙山背後泊船看。
手把遗编披白帔,剩却清闲。
篱落竹丛寒。渔业凋残。
水痕无底照秋宽。
好在夕阳凝睇处,数笔秋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晚秋时分的山径,远处有樵夫的身影。深邃的山谷显得有些苍白,远处的孙山背后停着船只。我手持遗编,披着白色的帕子,感到无比的清闲。篱笆旁的竹丛显得寒冷,渔业资源也日渐枯竭。水面上的痕迹无尽无休,映照着宽广的秋天。最美的是在夕阳下凝视的地方,几笔描绘出秋山的轮廓。


注释

  • :砍伐树木的人,指代樵夫。
  • 深壑:深邃的山谷。
  • 孱颜:苍白的面容,这里形容山谷的颜色。
  • 孙山:可能是指某处山名,具体历史背景不详。
  • 遗编:遗留下来的编织物,可能指代某种工具或装饰。
  • 白帔:白色的披风或帕子。
  • 篱落:篱笆的落处,指代田边或住宅旁的竹林。
  • 水痕:水面上留下的痕迹。
  • 凝睇:凝视,注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惠洪是宋代的一位著名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以工于词、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惠洪的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表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山林之中,可能是惠洪在晚秋时节外出游玩时所作。描写了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人世变化、生活闲适的思考。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渔业衰退和自然环境的变化。


诗歌鉴赏

惠洪的《浪淘沙·山径晚樵远》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展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中的情景描绘细腻而生动,尤其是对“山径”和“晚樵”的刻画,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意境。诗人通过“深壑孱颜”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自然变化的感慨,表现出秋天的萧条和生命的无常。

“手把遗编披白帔”一句,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似乎在表达对世俗纷扰的超然,白帔象征着一种清雅和洒脱的气质。而篱落与竹丛的寒冷,则反衬出渔业的衰残,暗示了社会生活的困境。最后,夕阳下的秋山如画,诗人通过“数笔秋山”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向往。

整首词在意象上层层递进,情感上互为呼应,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惠洪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诗人独特的生活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径晚樵远:山间小路上,远处的樵夫在忙碌,暗示了宁静的乡村生活。
  2. 深壑孱颜:深谷的颜色显得有些苍白,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
  3. 孙山背後泊船看:在孙山的背后,可以看到停泊的船只,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4. 手把遗编披白帔:手中拿着遗留的编织物,披着白色的帕子,体现出闲适的生活状态。
  5. 剩却清闲:虽然周围环境变化,但诗人依然保持内心的清闲。
  6. 篱落竹丛寒:篱笆旁的竹林显得寒冷,象征着环境的萧条。
  7. 渔业凋残:水域的渔业资源趋于枯竭,暗示社会的困境。
  8. 水痕无底照秋宽:水面上的痕迹无尽无休,映照出宽广的秋天,形成开阔的意境。
  9. 好在夕阳凝睇处:美好的时光在夕阳的照耀下,诗人凝视着这份美好。
  10. 数笔秋山:几笔勾勒出秋天的山景,展现出诗人的艺术能力和对自然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性化的特征,增强情感共鸣。
  • 对仗:词句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与人类生活的思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反映出对社会变迁的敏感和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径:象征着宁静和自然。
  • 晚樵:代表着乡村生活的安宁与简单。
  • 深壑:象征着秋天的萧条与自然的变化。
  • 白帔:象征着清雅与超然。
  • 竹丛:代表着孤独与寒冷的环境。
  • 夕阳: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 A. 忧伤
    • B. 幽静
    • C. 欢快
  2. “山径晚樵远”中的“晚樵”指的是哪个职业?

    • A. 渔夫
    • B. 樵夫
    • C. 农夫
  3. 诗中提到的“水痕无底”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水的深度
    • B. 秋天的广阔
    • C. 渔业的衰退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描绘了秋天的宁静与思乡之情。
  • 《月夜忆舍弟》(杜甫):展现了对亲人的思念,与自然景色结合。

诗词对比

  • 《山中问答》(王维)与《浪淘沙·山径晚樵远》均描绘了山水自然,但前者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后者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社会的变迁。

通过对比,展示了不同诗人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惠洪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贺新郎·辇路东风里 同安权县林丞和余二首趁韵答之 戊午上巳谒何恭人坟三绝 其二 荔支盛熟四绝 杂咏七言十首 挽林计院二首 杂咏一百首·绿珠 南山感旧 代举人主司问答六言二首 答妇兄林公遇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姨姐 气字旁的字 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龙结尾的成语 畏结尾的成语 包含勘的词语有哪些 九流人物 黹字旁的字 几字旁的字 孜孜砽砽 形天 触目警心 糸字旁的字 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夙夜匪懈 严断 窃玉偷香 噬逆 乡丁 门字框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