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1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11:17
凤栖梧
作者: 惠洪 〔宋代〕
碧瓦笼晴烟雾绕。
水殿西偏,小立闻啼鸟。
风度女墙吹语笑。
南枝破腊应开了。
道骨不凡江瘴晓。
春色通灵,医得花重少。
爆暖酿寒空杳杳。
江城画角催残照。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晴朗的日子,青瓦房屋被烟雾环绕。水边的殿宇偏西,我轻轻站立,听见鸟儿的啼鸣。微风拂过女墙,仿佛在传递着欢声笑语。南边的树枝似乎在腊月里已经开始绽放了。清晨的江面上,气息清新,令人神清气爽。春色灵动,能够医治沉重的心情。突然的暖风却又带来了寒意,天空似乎变得遥不可及。江边的城市里,画角声催促着夕阳的余晖渐渐消逝。
作者介绍:惠洪(1095年-约1150年),字仲明,号澄心,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情感细腻。惠洪一生经历了战乱和动荡,作品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创作这首《凤栖梧》时,惠洪可能经历了个人的情感波动或对社会现状的思考,诗中流露出对春天的期待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凤栖梧》是惠洪的代表作之一,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春日江城的美丽画卷。开头的“碧瓦笼晴烟雾绕”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而宁静的环境,青瓦房屋在晨雾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神秘而雅致的感觉。接下来的“小立闻啼鸟”,则通过听觉增强了诗的生动感,鸟儿的欢歌似乎为这幅画增添了生命的气息。
而“风度女墙吹语笑”一句,写出了微风拂过墙壁带来的悠然和轻松,似乎在描绘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随着“南枝破腊应开了”,春天的气息愈加浓厚,暗示着生命的再生和希望的来临。诗人在此处不仅表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寄寓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
诗的后半部分则充满了哲思,尤其是“道骨不凡江瘴晓”,道出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与对自然的崇敬。最后两句“爆暖酿寒空杳杳。江城画角催残照”,则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出一种哲学的思考和人生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碧瓦”指的是哪种颜色的瓦?
“南枝破腊应开了”表达了什么季节的到来?
“江城画角催残照”中的“画角”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将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诗词的背景、意象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