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西江月

《西江月》

时间: 2025-05-01 03:21:30

诗句

入骨风流国色,透尘种性真香。

为谁风鬓涴新妆。

半树入村春暗。

雪压枝低篱落,月高影动池塘。

高情数笔寄微茫。

小寝初开雾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1:30

原文展示:

西江月
入骨风流国色,透尘种性真香。
为谁风鬓涴新妆,半树入村春暗。
雪压枝低篱落,月高影动池塘。
高情数笔寄微茫,小寝初开雾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厚的风流才情与国色天香的结合,仿佛在说:那种美丽的气质深入骨髓,像是尘世中种下的真香。这样的魅力究竟是为了谁呢?轻风吹拂下,鬓发微湿,似乎新妆仍未干透,半树的春光映入村中,显得格外暗淡。雪花压低了树枝,围绕着篱笆,月光高悬,映动了池塘的影子。诗人以几笔寄托了难以言喻的情感,小寝的帐子刚刚掀开,薄雾弥漫。

注释:

  • 入骨:形容极其深刻。
  • 风流:才情出众,风度翩翩。
  • 国色:指极美的容貌或风姿。
  • 透尘:超越世俗的纯净。
  • 种性:指内在的本性或特质。
  • 真香:真正的香气,象征真实的魅力。
  • 鬓涴新妆:形容头发微湿,刚刚化妆的样子。
  • 半树入村春暗:春天的景象在村子中显得暗淡。
  • 雪压枝低篱落:雪压得枝条低垂,围绕着篱笆。
  • 月高影动池塘:月光高挂,影子在池塘中摇曳。
  • 高情数笔寄微茫:抒发高尚情感,用几笔表达模糊的感受。
  • 小寝初开雾帐:小寝房的帐子刚打开,薄雾弥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惠洪,南宋时期的诗人,字景明,号百川,生于福建,后游历于南方。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山水与田园风光,善于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西江月》创作于一个春意盎然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西江月》是一首充满情感与画面感的词,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将内心深处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美感。开篇的“入骨风流国色”即刻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展现了对美丽与才情的深入思考。接下来的“透尘种性真香”则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清新气息。

在这一词中,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青春与生命的珍视。“为谁风鬓涴新妆”,让人联想到年轻女子的娇羞与期待,也折射出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而“半树入村春暗”,则通过对比表现了春天的暗淡,似乎暗示着生活中的无奈与寂寞。

接下来的描写中,“雪压枝低篱落”,画面意境更为生动,雪花的压迫感与低垂的枝条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而“月高影动池塘”,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似乎反映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的思索与感怀。

整首词在情感的抒发上细腻而深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对青春的怀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慨。结尾的“小寝初开雾帐”,在视觉与情感上都留下了余韵,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柔软与丰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入骨风流国色:表达了美丽与才情的深刻影响,深入内心。
  2. 透尘种性真香:强调了内心的纯净与真实,超越了表面的繁华。
  3. 为谁风鬓涴新妆:提出疑问,暗示对美丽与爱情的追寻。
  4. 半树入村春暗:描绘春天的暗淡,反映出生活的无奈感。
  5. 雪压枝低篱落:生动地表现了雪对自然的压迫,增强了画面感。
  6. 月高影动池塘:营造出静谧的氛围,展示诗人的思索。
  7. 高情数笔寄微茫:以简练的笔触表达深邃的情感。
  8. 小寝初开雾帐:营造出一种朦胧感,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美丽的才情比作深入骨髓的东西。
  • 拟人:描绘自然景象时,赋予其情感与生命。
  • 对仗:如“雪压枝低篱落,月高影动池塘”,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生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青春与爱情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流:象征才情与魅力。
  • 国色:代表绝世的美丽。
  • :象征生命与希望。
  • :象征纯洁与压迫。
  • :象征宁静与思索。
  • 雾帐:象征神秘与柔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入骨风流国色”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美丽的表象
    • B. 深刻的才情与魅力
    • C. 对爱情的渴望
  2. “雪压枝低篱落”中的“雪”象征了什么?

    • A. 纯洁
    • B. 压迫
    • C. 春天
  3. 诗的最后一句“小寝初开雾帐”传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快
    • B. 朦胧与思索
    • C. 厌倦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李清照,描绘了女性的细腻情感与春日的美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展现了春天的美景与人间情感。

诗词对比:

  • 《西江月》与《阮郎归》(李清照):
    • 两首词都通过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但《西江月》更侧重于对生活的感慨,而《阮郎归》则更强调爱情的甜蜜与忧伤。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
  • 诗词研究相关论文与书籍。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 其七 登三夏故城二首 其一 忆左掖千叶桃花 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五首。并序) 赠毛生 湘阴庙梨花(有序) 忆北山梨花 寄张学录孟兼揭应奉孟同二文学 寓江宁村居病起写怀十首 其一 雨中看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刀字旁的字 鸡蒙 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走胡走越 烟霏雾集 斤字旁的字 于陵子 松果 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鼎字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七鄐八手 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忧国忘身 身字旁的字 可望而不可即 人如潮涌 悬梁刺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