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5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58:07
怀西峰隐者
作者: 周贺 〔唐代〕
灌木藏岑色,天寒望即愁。
高斋何日去,远瀑入城流。
腊近溪书绝,灯残夜雪稠。
迩来相忆处,枕上苦吟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冷季节的山水图景:灌木丛中隐约可见苍翠的色彩,寒冷的天气让我愁绪满怀。何时才能离开这高高的书斋呢?远处的瀑布流入城中。腊月将至,溪水的书信已经绝迹,夜晚的灯光也在厚重的雪中变得微弱。最近相思的地方,枕边只能苦苦吟咏,无法自已。
“高斋”和“隐者”都指的是一种隐居生活的状态,反映了唐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提到的“远瀑入城流”,可以看作是自然与城市生活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尘世的无奈。
作者介绍: 周贺,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常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寒冬季节,诗人可能身处于隐居的环境中,感受到冬日的严寒以及对自然和自由的渴望。
《怀西峰隐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渴望。诗的开头,"灌木藏岑色,天寒望即愁",便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自然的苍翠被寒冷所掩盖,给人一种沉闷的感觉。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表达了对离开高处书斋的渴望,显示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瀑布流入城中,形成了诗人与城市生活的冲突,诗人似乎感到烦闷和无奈。
接下来的几句,“腊近溪书绝,灯残夜雪稠”,描绘了冬季的情境,溪水的声音消失,灯光微弱,夜晚的雪更加显得厚重,令人感到孤寂。最后两句“迩来相忆处,枕上苦吟休”,则透露出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思念,以及在孤独中苦吟的情感,深刻地反映了其内心的挣扎和对隐逸生活的依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灌木藏岑色”中的“岑色”指什么?
诗人表达了对什么的渴望?
诗的最后一句“枕上苦吟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