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03: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3:00
作梦今逾七十年,平生怀抱尚依然。
结茅杜曲桑麻地,觅句灞桥风雪天。
骠骑向来求作佛,淮南末路望登仙。
世间妄想何穷尽,输与山翁一醉眠。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七十多年的人生中,虽然岁月已过,但对理想和追求依然不变。作者回忆起结茅居住、耕种桑麻时的快乐,并想起在灞桥下风雪交加的日子。诗中提到的“骠骑”和“淮南”象征着对成就的追求和对超脱的向往。最后,作者感叹世间的妄想无穷无尽,最终选择与山翁一同沉醉于酒中,享受片刻的宁静。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主义者。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擅长描写山水田园及战争。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陆游晚年,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与不屈的理想,反映了他在经历了许多风雨之后,依然怀抱梦想的坚定信念。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陆游对人生理想和追求的执着。开头两句“作梦今逾七十年,平生怀抱尚依然”,即刻引起读者的共鸣。陆游在年过七十之际,回望一生,虽经历了许多风雨,但心中依然有着不变的理想和追求。接下来的描绘“结茅杜曲桑麻地”,让人感受到一种朴素的田园生活,似乎在说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觅句灞桥风雪天”的意象,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表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执着。
在诗的后半部分,陆游提到“骠骑向来求作佛,淮南末路望登仙”,这既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也暗示着对超脱世俗的渴望。一方面,他渴望成就与名利,另一方面又向往着隐居与超脱,体现出一种矛盾的内心冲突。最后一句“世间妄想何穷尽,输与山翁一醉眠”,展示了陆游对世间纷扰的厌倦,选择与山翁共醉,以求得内心的宁静,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
诗词测试:
陆游的“作梦今逾七十年”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
A. 对人生的无奈
B. 对理想的坚持
C. 对未来的迷茫
D. 对过去的怀念
诗中提到的“骠骑”象征什么?
A. 田园生活
B. 对名利的追求
C. 对自然的向往
D. 对诗歌的热爱
“世间妄想何穷尽”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生活的美好
B. 人生的复杂
C. 诗歌的力量
D. 自然的宁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作梦》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现了对理想与人生的思考,但陆游更倾向于反思一生的追求,而李白则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却各有千秋,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和个体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