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2:34
虚舟动又静,忽似去逢时。
触物知无迕,为梁幸见遗。
因风到此岸,非有济川期。
这只空舟时而摇动,时而静止,仿佛在等待合适的时机。
它触碰到水中的物体,知道不会有阻碍,仿佛是梁上的遗物。
因为风把我送到了这岸边,并不是为了达到过河的目的。
皎然,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代表着当时的诗歌风格。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反映个人的情感和哲思,以清新、灵动的风格著称。
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皎然的个人经历有关,诗中表现出一种对于时光、机缘的思考,可能是他在某次旅途中,见到空舟而引发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一只空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与机缘的思考。舟在水中时而摇动、时而静止,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预测。诗人用“忽似去逢时”来表达对时机的渴望,似乎在感叹人生不易,机缘难得。接下来的“触物知无迕”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受,舟虽空,却在水中自有其道,似乎在揭示一种超然的态度。最后,因风而至的岸边,表明人生的旅途充满变数,最终的归宿并非始终如一的目的。
整体而言,诗中表现出一种淡然的哲学思考,既有对现实的观察,也有自我情感的沉淀,体现出唐诗中常见的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映一种哲学思考,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机缘难得的感悟,强调随缘和淡然的生活态度。
诗中“虚舟动又静”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触物知无迕”中“无迕”的意思是?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