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酬邢端公济春日苏台有呈袁州李使君…辛阳王三侍御

《酬邢端公济春日苏台有呈袁州李使君…辛阳王三侍御》

时间: 2025-05-03 22:13:56

诗句

大贤当佐世,尧时难退身。

如何丹霄侣,却在沧江滨。

柳色变又遍,莺声闻亦频。

赖逢宜春守,共赏南湖春。

营道知止足,饰躬无缁磷。

家将诗流近,迹与禅僧亲。

放旷临海门,翱翔望云津。

虽高空王说,不久山中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13:56

原文展示

大贤当佐世,尧时难退身。
如何丹霄侣,却在沧江滨。
柳色变又遍,莺声闻亦频。
赖逢宜春守,共赏南湖春。
营道知止足,饰躬无缁磷。
家将诗流近,迹与禅僧亲。
放旷临海门,翱翔望云津。
虽高空王说,不久山中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贤士应当辅佐国家,但在尧舜时期也难以自保的感慨。为何在这样的境地中,丹霄的伴侣却在沧江旁边呢?柳树的颜色已经变化,莺鸟的歌声也频繁传来。幸好遇到春天的守护者,我们可以一同欣赏南湖的春景。明白了休息的重要,装饰自身却没有浮华的追求。亲近于诗歌,和禅僧的足迹相近。放开胸怀,临海而立,翱翔眺望云天。虽然高空的王者说过,但不久后还是会成为山中的人。

注释

  • :指有才德的人。
  • 尧时:尧是古代中国的明君,此处指理想的治理时代。
  • 丹霄:指高远的天空,象征理想或高尚的志向。
  • 沧江:指大江,象征远方或理想中的生活。
  • 柳色变又遍:柳树的颜色变化,象征时光流逝。
  • 莺声:黄莺的鸣叫声,象征春天的生机。
  • 南湖春:南湖的春天,象征美好的自然景象。
  • 缁磷:指华丽的装饰,诗中表示不追求浮华。
  • 家将:指家庭的成员,诗中表示与诗歌的亲近。
  • 云津:指云端的渡口,象征理想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皎然是唐代著名诗人,善于描写自然与人文,对诗歌的风格有独特的追求。他的诗歌多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春日,作者与友人相聚于南湖,表达了对美好春光的向往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南湖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开篇即提到当贤者应辅佐国家的历史责任,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矛盾。诗中多处描绘自然景象,柳色与莺声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营道知止足,饰躬无缁磷”一句,强调了不追求浮华生活的态度,反映了一种禅意的生活哲学。与“家将诗流近,迹与禅僧亲”相呼应,说明诗人对诗歌与禅宗的亲近,展现了他内心对宁静与智慧的追求。

此外,最后两句“放旷临海门,翱翔望云津”,则以开阔的视野和高远的志向收尾,表达了对未来的无限向往,即使面临生活的困境,依然保持对理想的追求。这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力量与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大贤当佐世:贤者应当辅佐国家,表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2. 尧时难退身:即便在理想的治理时期,个人的命运依然复杂。
  3. 如何丹霄侣:对理想伴侣的渴望,反映了诗人的孤独与失落。
  4. 却在沧江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令人感慨。
  5. 柳色变又遍:自然的变化象征着时光流逝,人生的无常。
  6. 莺声闻亦频:春天的生机,传达出生命的活力。
  7. 赖逢宜春守:感谢春天的到来,象征着希望和美好。
  8. 共赏南湖春:与友人共享春景,增添生活的乐趣。
  9. 营道知止足:知道何时满足和休息,表现了智慧。
  10. 饰躬无缁磷:不追求外在的华丽,追求内心的宁静。
  11. 家将诗流近:家庭与诗歌的亲近,表现了精神生活的丰富。
  12. 迹与禅僧亲:与禅僧的生活态度相近,强调内心的修养。
  13. 放旷临海门:开放的姿态,象征对世界的接纳。
  14. 翱翔望云津:高远的理想和愿景,虽艰难仍向往。
  15. 虽高空王说:即使高处的声音,也无法改变人生的实质。
  16. 不久山中人:终究会回归平凡,反映人生的归宿感。

修辞手法:整首诗运用了比喻和对仗等修辞手法,形成了自然与人生的和谐共鸣。诗人在描写春天景色时,运用生动的意象增强了读者的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生机与希望。
  • 柳树:代表柔软与生命的延续。
  • 莺鸟:象征春天的到来与欢乐。
  • 南湖:代表宁静与美好的生活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尧时”指的是: A. 一种理想的统治时代
    B. 具体的历史事件
    C. 一种诗歌风格
    D. 一种饮食习惯

  2. “营道知止足”中“知止足”的含义是: A. 知道何时停止
    B. 知道如何行走
    C. 知道何时吃饭
    D. 知道何时休息

  3. 诗人通过春天的柳树和莺声表达了: A. 对未来的迷茫
    B. 对生活的热爱
    C. 对历史的追忆
    D. 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对比皎然的《酬邢端公济春日苏台有呈袁州李使君》与王维的《鹿柴》,可以看到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王维更多地融入了哲理与禅意,而皎然则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诗歌史》
  • 《唐代诗人传记》

以上是关于皎然《酬邢端公济春日苏台有呈袁州李使君》的详细分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满江红 宝鼎现(上元上江西刘枢密) 望海潮·云龙双辅 卜算子·见也如何暮 柳梢青 忆秦娥·秦楼月 点绛唇 鹧鸪天·一夜冰澌满玉壶 九日广陵同陈十五先辈登高怀林十二先辈 四月十九日集望益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土耳其海峡 穿靴带帽 包含垦的词语有哪些 月字旁的字 时间性 日新月著 顾盼自豪 业字旁的字 韋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猧子 省结尾的成语 事无不可对人言 宵旰攻苦 起利 行列式 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