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1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12:42
园居
作者:杜若拙 〔清代〕
年来疏懒谢寒喧,
门掩青萝自一村。
短句闲吟聊遣兴,
危机防蹈欲无言。
时烦狎鸟窥檐际,
且喜新苔汲屐痕。
流水半湾容小隐,
旁人错认武陵源。
近年来我懒于应对寒冷的喧嚣,
门前青藤遮挡,显得这一村庄宁静。
偶尔吟诵短句以解闷,
面对危机却不愿多言。
时常烦恼那狎昵的小鸟窥探檐角,
但我更喜欢新生的苔藓印下的鞋痕。
溪水弯曲的一角适合隐居,
旁人却误以为这里是武陵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若拙,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闲适自然的田园诗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隐逸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喧嚣的逃避。
创作背景: 《园居》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时,许多文人选择隐居,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诗中表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对外界纷扰的抵抗。
《园居》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年来疏懒谢寒喧”,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喧嚣的厌倦,借用“寒喧”一词,暗示了外界的冷漠与繁华对内心的骚动。接着“门掩青萝自一村”,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生活环境,青藤环绕的门前小村,让人感受到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
诗中“短句闲吟聊遣兴”,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虽面临“危机”,却选择沉默不语,这种无言的智慧显得尤为深刻。之后提到“时烦狎鸟窥檐际”,描绘出诗人对小鸟的烦恼,然而“且喜新苔汲屐痕”则转而表现其对自然细微变化的喜爱,这种矛盾的情感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结尾“流水半湾容小隐,旁人错认武陵源”,诗人通过流水的描写,勾勒出隐士的归隐生活,武陵源的提及则象征着理想中的隐居乐土,表达了对世外桃源的追求。整首诗在宁静与喧闹、理想与现实之间游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隐逸生活,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喧嚣的逃避,体现了追求内心宁静与理想生活的主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A. 青萝
B. 短句
C. 狎鸟
D. 流水
“旁人错认武陵源”中“武陵源”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家乡
B. 理想中的世外桃源
C. 诗人的朋友
D. 一种鸟类
诗中提到的“新苔”象征什么?
A. 旧事物
B. 新的生活
C. 不安的心情
D. 繁华的城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