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5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54:01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
岁星入汉年,方朔见明主。
调笑当时人,中天谢云雨。
一去麒麟阁,遂将朝市乖。
故交不过门,秋草日上阶。
当时何特达,独与我心谐。
置酒凌歊台,欢娱未曾歇。
歌动白紵山,舞回天门月。
问我心中事,为君前致辞。
君看我才能,何似鲁仲尼。
大圣犹不遇,小儒安足悲。
云南五月中,频丧渡泸师。
毒草杀汉马,张兵夺云旗。
至今西洱河,流血拥僵尸。
将无七擒略,鲁女惜园葵。
咸阳天下枢,累岁人不足。
虽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
赖得契宰衡,持钧慰风俗。
自顾无所用,辞家方来归。
霜惊壮士发,泪满逐臣衣。
以此不安席,蹉跎身世违。
终当灭卫谤,不受鲁人讥。
岁星进入汉朝的年间,方朔(即汉武帝)见到了明主。
我调笑当时的人们,在中天与云雨告别。
我一去麒麟阁,便与朝市脱离。
故交已经无法登门,秋草正照耀着台阶。
当时何以特达,唯独与我心意相通。
我在凌歊台置酒,欢娱从未停止。
歌声动人如白绢山,舞姿回旋如天门月。
问我心中所思,为君前来致辞。
君看我才华,怎能比得上鲁仲尼(孔子)。
大圣尚且不能遇上,何况小儒又何足悲。
云南五月间,频繁失去渡泸的师傅。
毒草杀死汉马,张兵夺取云旗。
至今西洱河,流血淋漓拥挤尸体。
将无七擒的计略,鲁女为园葵所惜。
咸阳是天下枢纽,岁月累积人不够。
即使有数斗的玉,胜不过一盘的粟。
幸得契宰衡,持权安抚风俗。
我自顾无所用,辞家才刚回来。
霜惊壮士的头发,泪水满溢逐臣的衣服。
因此我无法安坐,蹉跎人生与世违背。
最后一定会灭除卫国的谤言,不受鲁人的讥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卓越的诗才,被誉为“诗仙”。李白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清新俊逸的抒情诗,也有激昂奔放的豪放诗。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创作于李白游历期间,时值盛唐,诗人对政治、人生的思考油然而生。其诗中不仅表现出对当时政治的失望,也流露出对友人的关怀与思念。
李白的《书怀赠南陵常赞府》以其流水般的诗句和情感深邃的内容,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理状态。开篇以“岁星入汉年”引入,既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溯,也映射出诗人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感慨。李白以调侃和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明主的向往与对当时人情冷暖的讽刺。
接下来的“歌动白紵山,舞回天门月”描绘了欢娱的场景,映衬出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李白在诗中多次提到“鲁仲尼”和“大圣”,表明他对才华与遇见的渴望,表现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不满。
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似在诉说个人的遭遇,也在反映社会的动荡与无常。李白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感悟,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个人情感的表达,更具时代的厚重感,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个人命运与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李白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政治的失望,营造出一种慷慨激昂又略带伤感的情绪。
李白的《书怀赠南陵常赞府》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鲁仲尼”指的是谁?
诗中“岁星入汉年”隐含了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