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7:58
蝶恋花 其四 ——郑文焯
落尽江梅春已半,
浪蕊狂花,不到伤春眼。
一夜金铃消息断,
只供蜂蝶喧尘乱。
陌上马蹄梁上燕,
解惜香泥,已是韶红变。
斜日帘栊人不见,
蘼芜雪老谁家苑。
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江边的梅花已经落尽,花瓣在狂风中起舞,却难以引起我伤春的情感。经过一夜的静寂,金铃般的消息也断绝了,只留下蜂蝶在喧闹的尘埃中飞舞。小路上马蹄声与梁上的燕子呼唤,心中对香泥的留恋,已经变成了韶红的花色。斜阳透过窗帘,屋内无人可见,谁家园子里的蘼芜已经在雪中老去。
作者介绍:郑文焯(公元1661年-公元1730年),字景渊,号白川,清代诗人。他以擅长词作而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人生感怀,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清代,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蝶恋花 其四》以江边的梅花和春天的景象为背景,展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开篇“落尽江梅春已半”,暗示春天的无情与时间的流逝,紧接着“浪蕊狂花,不到伤春眼”,则表达了诗人对春花的无奈与不忍。诗中“金铃消息断”,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沟通的中断,暗含了人生的孤独与失落。
接着,诗人通过“陌上马蹄梁上燕”描绘出春天的活力与生机,但内心的惆怅依然无法掩去。“解惜香泥,已是韶红变”,则是在对春天美好的无限留恋与无奈中流露出时间的无情与逝去的美好,形成强烈的对比。
最后两句“斜日帘栊人不见,蘼芜雪老谁家苑”则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斜阳透过窗帘,却无人可见,象征着孤独与被遗忘。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反映了人生无常的主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江梅”指的是:
A. 江边的梅花
B. 江水
C. 春天的气候
答案:A
诗句“斜日帘栊人不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忧愁
答案:B
诗中提到的“蜂蝶喧尘乱”主要象征:
A. 生命的活力
B. 孤独
C. 时间的流逝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但通过更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出女性特有的柔情与哀愁。与郑文焯的《蝶恋花》相比,李清照的作品更多地强调了个人情感的深刻与细腻,而郑文焯则更关注自然景象与时光的流逝。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