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6:41
解红·百戏罢
作者: 和凝 〔唐代〕
百戏罢,五音清,解红一曲新教成。
两个瑶池小仙子,此时夺却枝名。
在百戏表演结束后,乐声清晰悦耳;《解红》这首新曲子刚刚教会了人们。
两个如同瑶池仙子般的小姑娘,此时正在争夺花枝的美名。
作者介绍:
和凝,唐代诗人,字仲明,号乐天,生于公元790年,卒于公元约835年。和凝以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人间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百戏盛行的时期,表演艺术繁荣,音乐与舞蹈常常交融。诗中描绘了百戏结束后,音乐依然清晰动听的场景,以及两个美丽小仙子争夺美名的情景,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艺术的赞美。
《解红·百戏罢》是一首描绘艺术和美的诗作。诗句开头以“百戏罢,五音清”引入,暗示表演艺术的繁华结束,留下的是悠扬悦耳的音乐声。这种音乐的清晰不仅是对百戏的赞美,也是对艺术本身的珍视。接下来的“解红一曲新教成”则突出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两个瑶池小仙子”的描写,生动而富有想象力,给人以美的享受。瑶池的仙子既代表了美丽的女子,也象征着艺术的高雅。她们的争夺不仅是对于美的竞争,更是对艺术成就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与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唐代文化的繁荣与人们对美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艺术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体现了唐代社会文化的繁荣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百戏罢,五音清”中的“百戏”指的是什么?
“两个瑶池小仙子”中的“瑶池”意味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和凝的《解红·百戏罢》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表达了对美与艺术的向往,但和凝更侧重于对表演艺术的描绘,而李白则通过饮酒来表达个人情感与孤独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