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5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59:43
百字令 赠陈制斡
作者: 李道纯
修真慕道,乐清虚任意陶陶兀兀。
富贵荣华都不恋,甘分清贫彻骨。
名利俱捐,是非不辨,且把身埋没。
真闲真静,谁知如是消息。
为言向上机缄,玄珠罔象,火候无时刻。
一窍玄关通得透,顿悟非心非佛。
情念双忘,有无交入,胎备元神出。
眼睛开放,光明周遍无极。
这首诗表达了追求修真和道教理念的心境。诗人陶醉于清静的生活,不愿追逐富贵荣华,甘愿与清贫为伍。名利都舍弃,是非也不去分辨,只愿隐身于世,享受真正的宁静。渴望向上提升,然而这种道理并不容易把握,时机和火候也难以捉摸。通过一扇玄妙的门,领悟到真理不是心灵的想象,也不是佛的教义。将情念通通忘却,有与无交融,形成了元神的化生。眼睛睁开后,光明无处不在,遍布无极。
作者介绍:李道纯是元代的道士和诗人,作品多以道教思想为主,强调修行和内心的宁静。他的诗歌语言简练,但意境深远,体现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们追求内心宁静的时期。诗人通过写作表达了自己对道教修炼的向往与追求,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物质生活的反思。
李道纯的《百字令 赠陈制斡》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道教修行的深刻理解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诗中,诗人强调了放下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的重要性,呈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构建了一个清幽的精神世界。
诗的开头提到“修真慕道”,展示了作者对道教理想的追求,渴望通过修行达到更高的境界。接下来的句子则明确表达了对富贵荣华的拒绝,体现了道教“无欲无求”的思想。诗中“真闲真静”一语,传达出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似乎在呼唤读者去反思当下的生活方式。
后半部分的“眼睛开放,光明周遍无极”更是将情感推向了高潮,象征着领悟真理后的人生境界。诗人在修行中体会到的“无”为核心的思想,提示人们在纷扰的世俗中寻找内心的安宁。整首诗以其深邃的道理和简练的表述,给人以心灵的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如“名利俱捐,是非不辨”形成了对比,突出诗人对物质世界的超脱。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道教的核心思想——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强调放下名利、回归本真,以达到精神的升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对富贵荣华的态度是?
A. 渴望追求
B. 甘愿放弃
C. 无所谓
D. 暗自嫉妒
“真闲真静”表达了什么样的心境?
A. 忙碌的生活
B. 内心的宁静
C. 对世俗的向往
D. 追求名利
诗中提到的“光明”象征着什么?
A. 物质财富
B. 精神的领悟与智慧
C. 名声
D. 个人成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李道纯的《百字令》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自然和内心宁静的追求,但李道纯更强调的是道教修行的哲理,而王维则更倾向于描绘自然的静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