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咏史上·宣帝

《咏史上·宣帝》

时间: 2025-05-04 00:18:51

诗句

使民澒澒哭韩杨,郡国纷纷上凤凰。

太子好儒几坐废,王阳何用苦谈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18:51

原文展示:

使民澒澒哭韩杨,
郡国纷纷上凤凰。
太子好儒几坐废,
王阳何用苦谈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社会动荡,民众哀痛的情景。人们因为韩光和杨震的遭遇而哭泣,地方郡国纷纷争相朝拜凤凰。太子因为过于热衷于儒学而几乎被废除,王阳则在这里苦苦争辩自己的道理又有什么用呢?

注释:

  • 澒澒:形容悲哀的声音,像流水声,也有“哀伤”的意思。
  • 郡国:指地方的行政区划,表示各地方。
  • 凤凰:在古代,凤凰象征着吉祥与权力,可能指代某种理想或权威。
  • 太子:指皇太子,未来的皇帝。
  • 王阳:可能指王阳明,因其主张心学而闻名,文中提到他毫无用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见,作品多以咏史和抒情为主,风格多样,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和历史的深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社会矛盾凸显,政治局势复杂。陈普借古代历史人物的遭遇,反映当时民众的痛苦和对政治的无奈。

诗歌鉴赏:

陈普的《咏史上·宣帝》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历史感,传达了对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深切忧虑。开头的“使民澒澒哭韩杨”直接切入主题,描绘了民众因韩光和杨震的遭遇而流泪的情景,这不仅反映了个体的悲伤,也象征着一个时代的苦难。接着“郡国纷纷上凤凰”则进一步扩展,描绘了地方政权的动荡和对上层权威的依附,显示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后两句提到太子的困境和王阳的无奈,暗示了儒学在现实政治中的无力感,体现了对学术与实际政治的关系的思考。

整首诗虽然语句简练,却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意涵,透过历史的表象,揭示了政治的本质和社会的弊端。诗人用历史人物的命运,映射出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引发读者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使民澒澒哭韩杨:描绘民众因韩光和杨震的遭遇而泪流满面,传达出社会的悲痛与无奈。
  • 郡国纷纷上凤凰:地方政权争相朝拜权威,暗指对政治现状的不满与依附。
  • 太子好儒几坐废:太子过于沉迷儒学,导致其政治地位危机,表现了学术与权力的脱节。
  • 王阳何用苦谈王:王阳(王阳明)虽然精通哲学,却在现实中无能为力,反映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手法,如“郡国纷纷”与“使民澒澒”,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使用“凤凰”象征权力与理想,深化了诗的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个人命运与历史的关系,展现了对政治腐败的批判和对社会苦难的同情。诗人通过古人事迹,警醒后人,思考治国理政的真正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代表广大人民,象征社会的基础与真实。
  • 韩杨:历史人物的代表,象征无辜者的遭遇。
  • 凤凰:象征权威与理想,实际政治的虚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使民澒澒哭韩杨”中“澒澒”最准确的意思是: A. 快乐的声音
    B. 哀伤的声音
    C. 激昂的声音
    D. 舒缓的声音

  2. 诗中提到的“太子”指代的是: A. 皇后
    B. 皇帝的儿子
    C. 大臣
    D. 乡绅

  3. “王阳何用苦谈王”反映了什么主题? A. 学术与政治的紧密联系
    B. 学术在现实中的无力感
    C. 权力的绝对性
    D. 个人奋斗的必要性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对社会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
  • 杜甫《春望》:描绘战乱中的人民苦难,反映历史的无情。

诗词对比:

  • 陈普《咏史上·宣帝》杜甫《春望》:两首诗都揭示了历史的悲哀与社会的困境,但陈普更侧重于对政治的思考,而杜甫则更多关注于个体的遭遇。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历史与诗歌的交融:宋代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读东汉 养贤 寄洪与权 九曲池悼古 叔孙通 书怀寄黄任道满子权 世言 士患常不学 慎交 少年答春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高翚 土满 饮弹而亡 鹿字旁的字 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晷度 艮字旁的字 绝路逢生 应有尽有 夕字旁的字 阴阳水 包含衔的词语有哪些 豕字旁的字 好事之徒 包含通的成语 隹字旁的字 弗咈 鸡结尾的成语 荜门委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