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咏史上·伏生

《咏史上·伏生》

时间: 2025-05-05 09:37:41

诗句

性习由来系正邪,古今谁不道蓬麻。

无人说与吹箫相,窦薄淮刘本一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7:41

原文展示:

咏史上·伏生
作者: 陈普〔宋代〕

性习由来系正邪,
古今谁不道蓬麻。
无人说与吹箫相,
窦薄淮刘本一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讲述了性格与习惯的形成与正邪之间的关系,古今中外谁不讨论蓬麻(即社会的正义与邪恶)。然而无人提及那些以吹箫为生的人,窦氏、薄氏、淮氏与刘氏的本源其实都是相同的。


注释:

  • 性习:性格与习惯。
  • 正邪:正义与邪恶。
  • 蓬麻:比喻正义与邪恶,蓬与麻的纤维相互交错,象征复杂的人性。
  • 无人:没有人。
  • 吹箫:以吹箫为生的人。
  • 窦薄淮刘: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几家门第,象征着士族和家族的传承。

典故解析:

  • 伏生:指的是汉代的伏生,著名的儒学家,以传授《春秋》著称。诗中提到伏生的背景,是对古人学问的一种追溯。
  • 窦、薄、淮、刘:四大家族的代表,暗示士族之间的关系和文化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涉及历史和哲理,风格沉稳,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族与社会变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反思,探讨了正邪、习性与家族的关系,意在引发对人性与道德的深思。


诗歌鉴赏:

《咏史上·伏生》是一首通过历史人物与家族联结的诗作,诗人陈普借用古代的典故,表达了对人性、道德与社会习俗的思考。开篇提到“性习由来系正邪”,点明了诗的主题:人性的形成与正义、邪恶之间的关系。接着,诗中提到“古今谁不道蓬麻”,可以看作是对历史的反思,强调在历史的长河中,正义与邪恶的讨论始终存在,反映出社会对人性复杂性的认识。

而“无人说与吹箫相”则转向对社会边缘人物的忽视,诗人通过对比那些以音乐谋生的人的命运,呼唤对所有阶层人性的理解与包容。最后提到的“窦薄淮刘本一家”,则是对士族文化的自反,表达了家族背景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整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表现力。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诗人将深邃的哲理与历史的沉重感结合在一起,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性习由来系正邪:指人的性格和习惯是与正义和邪恶相互关联的。
  2. 古今谁不道蓬麻:古今中外,关于正义与邪恶的讨论从未停止。
  3. 无人说与吹箫相:社会往往忽略那些边缘人(以音乐为生的人)。
  4. 窦薄淮刘本一家:暗示历史上不同家族的渊源相同,反映出士族文化的传承。

修辞手法

  • 对仗:在结构上使用对称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比喻:用“蓬麻”比喻复杂的人性,表现出正邪交织的特点。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人性与社会习俗的关系,反思历史与家族对个体的影响,强调应对每一个生命的理解和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性习:象征人性与文化的形成。
  • 正邪:道德观念的对立面,表现社会的复杂性。
  • 吹箫:象征社会边缘人,反映人们的忽视与遗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性习由来系正邪”主要探讨哪个主题?

    • A. 家族的传承
    • B. 人性的复杂性
    • C. 古代的历史人物
    • D. 音乐的价值
  2. “窦薄淮刘本一家”涉及哪些历史人物?

    • A. 诗人
    • B. 儒家学者
    • C. 士族家族
    • D. 音乐家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同样反映了历史与人性的思考。
  • 《春望》杜甫:关注社会底层与历史变迁。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陈普的《咏史上·伏生》更关注历史人物的文化传承与道德反思,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了个人情感与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包含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提供诗歌创作背景。
  • 《古典诗歌鉴赏》:介绍古代诗词的艺术手法与文化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廿四气诗 惊蛰二月节 智度师二首 鱼中素 秋堂夕 离思五首·其四 雨后 过襄阳楼呈上府主严司空楼在江陵节度使宅北隅 咏廿四气诗 处暑七月中 通州 赠李十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丑地 車字旁的字 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舍生存义 鼻字旁的字 鸟字旁的字 尤花殢雪 包含霉的词语有哪些 朱棹 人烟辐辏 柴毁灭性 立字旁的字 怀金拖紫 水宫 车字旁的字 酒豪 抛青春 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