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0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09:21
咏史上·周公
作者: 陈普 〔宋代〕
仲尼齿发正强时,夜夜神交似故知。
话到子孙郊禘处,几回对榻共攒眉。
在孔子年轻有力的时候,每晚与周公的精神交流就像老朋友一样。谈到子孙的祭祀之事,几次在床榻上相对而坐,眉头紧皱,共同思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周公是周朝的开国元勋,孔子对其极为尊重,认为周公的礼乐制度是理想的政治治理方式。诗中提到的“子孙郊禘处”,指的是对后代及其祭祀的重视,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思考。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诗词见长。他的作品常展现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社会动荡,士人对历史与传统的反思尤为重要。诗人通过孔子与周公的精神交流,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思考。
这首《咏史上·周公》以孔子与周公的精神交流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诗的开头通过描绘孔子年轻时的精神状态,给人以生动的印象,展现出对周公的深切思念。全诗的情感基调是怀旧与敬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人物的伟大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错。
“夜夜神交似故知”,不仅表现出孔子与周公之间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对历史英雄的崇敬。接下来的“话到子孙郊禘处”,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后代的期望和责任感,同时也暗示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传承。因此,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周公的咏叹,更是一种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文化的传承。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孔子与周公的精神交流为主线,探讨了历史人物的价值与影响,并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仲尼”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孟子
B. 孔子
C. 周公
诗中提到的“郊禘”指的是什么?
A. 赏花
B. 祭祀
C. 农耕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思乡
B. 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文化传承
C. 个人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陈普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历史人物的精神交流,而杜甫则更多描绘个人的忧国忧民之情。两者都体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但侧重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