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咏史上·周公

《咏史上·周公》

时间: 2025-04-28 03:09:21

诗句

仲尼齿发正强时,夜夜神交似故知。

话到子孙郊禘处,几回对榻共攒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09:21

原文展示

咏史上·周公
作者: 陈普 〔宋代〕

仲尼齿发正强时,夜夜神交似故知。
话到子孙郊禘处,几回对榻共攒眉。

白话文翻译

在孔子年轻有力的时候,每晚与周公的精神交流就像老朋友一样。谈到子孙的祭祀之事,几次在床榻上相对而坐,眉头紧皱,共同思索。

注释

字词注释

  • 仲尼:指孔子,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 齿发正强:形容年纪正壮,精力充沛。
  • 神交:指精神上的交流。
  • 故知:旧友。
  • 郊禘:古代祭祀的场合,指对天地或者祖先的祭祀。
  • 攒眉:皱眉,表示思考或忧虑。

典故解析
周公是周朝的开国元勋,孔子对其极为尊重,认为周公的礼乐制度是理想的政治治理方式。诗中提到的“子孙郊禘处”,指的是对后代及其祭祀的重视,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诗词见长。他的作品常展现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社会动荡,士人对历史与传统的反思尤为重要。诗人通过孔子与周公的精神交流,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咏史上·周公》以孔子与周公的精神交流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诗的开头通过描绘孔子年轻时的精神状态,给人以生动的印象,展现出对周公的深切思念。全诗的情感基调是怀旧与敬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人物的伟大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错。

“夜夜神交似故知”,不仅表现出孔子与周公之间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对历史英雄的崇敬。接下来的“话到子孙郊禘处”,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后代的期望和责任感,同时也暗示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传承。因此,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周公的咏叹,更是一种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文化的传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仲尼齿发正强时:描绘孔子年轻时的精神状态,暗示他充满理想与抱负。
  • 夜夜神交似故知:强调孔子与周公之间的精神交流,表现出对历史伟人的崇敬。
  • 话到子孙郊禘处:提到祭祀,强调对传统的重视。
  • 几回对榻共攒眉:表达了对未来和子孙的担忧,体现了责任感与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夜夜”和“几回”,“神交”和“攒眉”形成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将精神交流比作老朋友的交谈,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孔子与周公的精神交流为主线,探讨了历史人物的价值与影响,并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仲尼:象征智慧与道德。
  • 周公:代表传统与理想政治。
  • 郊禘:象征祭祀与文化传承。
  • 攒眉:象征思考与忧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仲尼”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孟子
    B. 孔子
    C. 周公

  2. 诗中提到的“郊禘”指的是什么?
    A. 赏花
    B. 祭祀
    C. 农耕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思乡
    B. 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文化传承
    C. 个人情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陈普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历史人物的精神交流,而杜甫则更多描绘个人的忧国忧民之情。两者都体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选读与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临江仙 临江仙 寄平伯颉刚都中 临江仙 临江仙(次韵答幼安、思诚、存之席上梅花) 临江仙 次辛稼轩韵 临江仙 临江仙 临江仙 端阳感赋 临江仙三首 其三 临江仙 咏杜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隹字旁的字 毖勅 鬥字旁的字 弓杆轿子 幺字旁的字 嘲风咏月 婉媚 抽梁换柱 罪恶昭著 绝代佳人 龟开头的成语 包含凌的词语有哪些 单开头的成语 岑崟 包含村的词语有哪些 更仆难尽 日字旁的字 黍字旁的字 瞻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