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杂咏一百首·庄子

《杂咏一百首·庄子》

时间: 2025-04-29 23:48:35

诗句

夸大帝传由,形容跖侮丘。

仅饶聃御寇,共载一虚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48:35

原文展示:

夸大帝传由,形容跖侮丘。
仅饶聃御寇,共载一虚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大帝的传说已经被夸大,形状的迹象反而侮辱了高山。只是在这混乱的局势中,老聃能够抵御敌人,只能共同乘坐一只虚幻的船。

注释:

  • 夸大帝:指的是传说中的大帝,可能暗指某种理想或统治者的形象。
  • 传由:传说或故事的来源。
  • 形容跖:形状的迹象,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些虚假的现象。
  • 侮丘:侮辱了高山,可能是指对大自然的无视或亵渎。
  • 饶聃:指老聃,即道家创始人老子。
  • 御寇:抵御敌人,保卫国家。
  • 虚舟:虚幻的船,象征不实的事物或无法依靠的东西。

典故解析:

  • 老聃:老子是道教的创始人,代表着自然和道的理念,强调“无为而治”。
  • 夸大与侮辱:诗中提到的夸大与侮辱,可能反映了社会对真实与虚假之间的混淆,以及对传统理想的背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他的诗风豪放,善于描写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古代哲学思想的引用,表达对现实的思考与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言辞简练,意象丰富,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思考。开篇通过“夸大帝传”引入,暗示了社会对于权威和理想的曲解与夸张,揭示了人们对虚假现象的沉迷。“形容跖侮丘”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形象地表达出对自然和真实的轻视。接下来的“仅饶聃御寇”,暗示在这样的混乱局势中,只有老子的智慧能够帮助人们抵御外敌,寻找到一条生存的道路。而“共载一虚舟”则象征着人们对于理想的追求终究是建立在不切实际的基础上,提醒人们要警惕虚幻与现实之间的界限。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现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真实与虚幻之间的深刻反思,具有很强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夸大帝传由:通过夸大的传说,揭示社会对传统理想的误解。
    2. 形容跖侮丘:形象与真实之间的矛盾,反映对大自然和传统的无视。
    3. 仅饶聃御寇:强调老子的智慧在困境中是唯一的依靠。
    4. 共载一虚舟:象征追求理想的空洞与不现实。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夸大与真实的对比,强调社会的虚假。
    • 象征:虚舟象征不切实际的理想与追求。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警示人们要警惕虚幻与真实的界限。

意象分析:

  • 虚舟:象征着不实的追求,暗示人们对理想的追逐常常是建立在虚无的基础之上。
  • 大帝与老子:分别象征着权威与智慧,反映出人们在权威面前的无力与在智慧面前的依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老聃”指的是哪位哲学家? A. 孟子
    B. 老子
    C. 荀子
    D. 庄子

  2. “共载一虚舟”中的“虚舟”象征什么? A. 真实的理想
    B. 不切实际的追求
    C. 安全的避风港
    D. 传统的船只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对比刘克庄的作品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对自然有独特的理解,但刘克庄更关注哲学思考,而王维则更多描绘自然的美。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传》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榴皮题壁韵 答东阿王诗 早夏阳羡山中病起有怀汉陂舅李宾父 文邑八景 其二 浮丘分潮 文邑八景 其一 三江夹洞 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舟夜 马益之邀陈子山应奉秦景容县尹江上看花二公竹枝歌予亦作数首 其九 马益之邀陈子山应奉秦景容县尹江上看花二公竹枝歌予亦作数首 其八 马益之邀陈子山应奉秦景容县尹江上看花二公竹枝歌予亦作数首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束兵 鳥字旁的字 见事生风 阜字旁的字 包含园的词语有哪些 千古兴亡 百无一失 药封 胸无成算 馬字旁的字 穴宝盖的字 太上皇 豸字旁的字 六号 涤瑕荡秽 黍稷情 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