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6:06
自警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笔枯砚燥自伤悲,
文体全关气盛衰。
倚马纵允挥万字,
骑驴尚足课千诗。
奉盘谁可推盟主,
撼树人方谤老师。
疑有更深于此者,
入山十载试精思。
我看到笔墨干枯,砚台也变得干燥,感到无比悲伤。
文体的好坏全在于气息的盛衰。
我倚着马儿,纵情挥洒,写出万言文章;
即便骑着驴子,也能教出千首诗歌。
谁能够推举我为盟主呢?
只有那些撼动大树的人,才会谤议我的老师。
我怀疑还有更深的道理在此,
所以在山中探求已十年,努力思考。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君实,号天池,晚号湖海居士,南宋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律诗著称。他的作品风格严谨,内容常反映个人理想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自警来反思自己的创作状态与人生哲学,表达对文艺创作的深刻思考。
《自警》是刘克庄对自身创作状态的深刻反思与警醒。诗的开头通过“笔枯砚燥”表达了写作时的困境,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悲伤。这种情感不仅仅是对物质的感叹,更是对精神状态的自我审视。接着,诗人提出文体的好坏与个人气息的盛衰密切相关,强调了内心修养对创作的重要性。
“倚马纵允挥万字,骑驴尚足课千诗”,展现了诗人创作的豪情与自信,尽管形式上有些随意,但真正的才华与热情是不能被低估的。接下来的“奉盘谁可推盟主,撼树人方谤老师”,则引入了对社会评价的思索,反映了诗人在追求创作的同时,内心对地位与认可的渴望与质疑。
最后两句“疑有更深于此者,入山十载试精思”更是诗人自我鞭策的体现,表示对更深层次真理的探求。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创作与社会认同的深入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追求,显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我创作状态的反思与警醒,强调内心修养对文艺创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出对社会认可与自我价值的深切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笔枯砚燥”主要是表达什么情感?
A. 兴奋
B. 悲伤
C. 无所谓
D. 愤怒
“倚马纵允”描绘了什么样的写作状态?
A. 自由奔放
B. 束缚受限
C. 随意潦草
D. 认真严谨
“入山十载”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追求?
A. 财富
B. 权力
C. 知识与真理
D. 名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