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3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39:58
念奴娇(五和)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隆乾间事,两翁有手泽遗编曾纪。
余掌兰台修纂到,景定初开忠邸。
坏起复麻,奋涂归笔,嚼碎张巡齿。
德音犹在,非卿何足语此。
老来兹事都休,问门前宾客,今朝来几。
达汝空函,投伊大瓮内,谁曾提起。
丹汞灰飞,黄粱炊熟,跳出槐宫里。
儿童不识,秃翁定是谁子。
在隆乾年间,两位老翁留下的手迹与遗编曾经被记录。
我负责在兰台修订这些文稿,如今忠邸初开。
经历破坏后重新整理,奋力归笔,咀嚼着张巡的齿。
他们的德音依然在,除了你还有谁能谈论这些。
老来此事都已结束,问门前的宾客,今天来多少人。
将空函送给你,投进大瓮里,谁还提起这事。
丹汞灰飞,黄粱炊熟,从槐宫里跳出来。
儿童不识,秃翁究竟是谁的孩子。
刘克庄(1187-1269),字仲明,号山谷,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诗人。他的作品以气韵高远、语言清新著称,尤其擅长于抒情词。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借古喻今,抒发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人的感慨,体现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念奴娇(五和)》是刘克庄的代表作之一,诗中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感和哲理思考。诗开头以“隆乾间事”引入,表明了对历史的追溯,接着描绘了两位老翁的遗编,象征着文化与历史的传承。诗人以“余掌兰台修纂到”自居,显示出他在文人圈中的地位和责任感。
在中间部分,作者通过对“坏起复麻”的描写,表达了经历磨难后重整历史的艰辛。张巡的“齿”则象征着忠贞与历史的记忆。最后几句从现实转向梦境,通过“丹汞灰飞,黄粱炊熟”的比喻,揭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梦幻的脆弱。整首诗在感叹中流露出一丝无奈,既有对历史的敬重,也有对现实的无力感。
隆乾间事,两翁有手泽遗编曾纪。
诗人提到历史的事件,以及两位老翁的遗编,表明对历史的尊重与传承。
余掌兰台修纂到,景定初开忠邸。
表达自己在文人圈中的地位,并显示出对文化修缮的责任感。
坏起复麻,奋涂归笔,嚼碎张巡齿。
通过破坏与重建的比喻,强调历史的艰辛与忠贞的价值。
德音犹在,非卿何足语此。
强调历史人物的德行仍在,只有合格之人才能谈论。
老来兹事都休,问门前宾客,今朝来几。
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聚散的无奈。
达汝空函,投伊大瓮内,谁曾提起。
以空函象征历史的遗忘,暗示对文化传承的忧虑。
丹汞灰飞,黄粱炊熟,跳出槐宫里。
通过梦与现实的交织,反映人生的虚幻。
儿童不识,秃翁定是谁子。
最后以儿童的无知引入哲理,强调历史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常。
整首诗探讨了历史的传承、文化的修缮与人生的无常,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重和对现实的思考。
“隆乾间事”指的是哪个时期的事件?
A. 北宋
B. 南宋
C. 唐朝
D. 明朝
“张巡”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忍耐
B. 忠贞
C. 力量
D. 财富
整首诗表达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A. 对人生的乐观
B. 对历史的敬重与对现实的无奈
C. 对爱情的追求
D. 对财富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