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5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59:54
翰院祀韩公,神之为土地。
或讹有更替,文人惯游戏。
乡贤殁祀社,斯乃犹古义。
韩山土地祠,云最著灵异。
祀者周先生,瑶名伯玉字。
夫人郭贞顺,附祀为配位。
我为书双主,揭壁言其事。
贤哉郭夫人,桑梓怀大计。
万命脱兵锋,一诗动戎帅。
此邦论贤媛,兹事良足志。
人生值乱离,万念苦难遂。
乡闾未能保,愧此妇人智。
这首诗写的是翰院为韩公祭祀的场景,韩公是土地神。有人对祭祀的内容进行了错误的更替,而文人们对此习以为常,玩游戏似的。乡里的贤人去世后依然祭祀土地,这才是古人的义务。韩山的土地庙被说成灵异之地,祭祀的人是周先生,他的美名是伯玉。周的妻子郭贞顺被附祭为配位。我为这对双主书写铭文,揭示他们的事迹。郭夫人真是贤淑,心怀对家乡的远大计划。她使万千生命免于战乱,一首诗就能动摇将帅。这片土地上讨论贤良淑德的女性,实在是值得追求的目标。人生在这个乱世中,万般思绪都难以实现。乡邻们尚且无法保护自己,真为这位妇人的智慧感到愧疚。
丘逢甲(1793—1867),字仲明,号白云,晚号铁山,清代诗人,著名的爱国主义者。他的诗词多表现忧国忧民之情,风格奔放激昂。
《说潮》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的背景下,作者以韩公的祭祀为引子,借以抒发对贤良淑德女性的赞美和对时局的忧虑。
这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贤良淑德女性的赞美,也有对当时动乱局势的深刻反思。诗中提到的郭贞顺夫人不仅是对“贤媛”的歌颂,更代表了一种理想的女性形象,她的智慧和远见为乡里带来了安宁。这种女性的力量在诗中得到极大的彰显,显示了作者对女性角色的认可与赞美,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社会的不满和希望。
此外,诗中通过对古代祭祀文化的描绘,揭示了文人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继承。丘逢甲通过对祭祀细节的描写,表现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贤者的追思,寓意深远,情感真挚,耐人寻味。
整首诗展现了对贤良淑德女性的赞美,揭示了在动荡时代中人们对传统和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反思和无奈。
诗中提到的贤人是谁?
A. 韩愈
B. 周先生
C. 郭贞顺
诗中所称的“贤媛”主要指的是谁?
A. 周先生
B. 郭贞顺
C. 韩公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反思?
A. 对古代文化的怀念
B. 对女性智慧的赞美
C. 对时局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