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1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14:25
河内诗二首 其一 楼上
作者: 李商隐
鼍鼓沈沈虬水咽,
秦丝不上蛮弦绝。
常娥衣薄不禁寒,
蟾蜍夜艳秋河月。
碧城冷落空蒙烟,
帘轻幕重金钩栏。
灵香不下两皇子,
孤星直上相风竿。
八桂林边九芝草,
短襟小鬓相逢道。
入门暗数一千春,
愿去闰年留月小。
栀子交加香蓼繁,
停辛伫苦留待君。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景象,鼍鼓声沉沉,江水咽喉。秦地的丝弦乐器无法奏响,蛮地的乐音也断绝了。常娥的衣裳薄如蝉翼,抵挡不住寒冷,皎洁的月光照耀着秋河,像蟾蜍一样明亮。碧城冷清,烟雾蒙蒙,窗帘轻垂而帐幕沉重,金钩栏杆显得格外孤寂。香气不散,皇子们的灵香也无法传递,孤星直挂在风竿上。八桂林边,九芝草丛生,短襟小鬓的我与你相逢在此。进门时暗暗数着已经过去的一千个春天,愿意为留住这段时光,去闰年的小月。栀子花交加,香气与蓼草繁盛,停留下来,等候你的到来。
李商隐,字义山,号蕴和,晚唐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他的诗歌多表现爱情、人生哲理及历史感,常用隐喻和象征手法。
此诗创作于他晚年,正值李商隐的政治失意期,内心充满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表现出他对时光流逝和爱情的渴望与惆怅。
李商隐的《河内诗二首 其一 楼上》是一首情感细腻、意象丰富的诗。开篇以“鼍鼓沈沈”引入,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气氛,象征着诗人心中的压抑和孤独感。接着,诗中提到的“秦丝”和“蛮弦”,既反映了地域文化差异,也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常娥的薄衣和蟾蜍的光辉,巧妙地融合了月亮的意象,突显了夜晚的寒冷和寂静。
诗中对碧城的描绘,显得冷落而空灵,帘轻幕重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两句“入门暗数一千春,愿去闰年留月小”则道出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渴望留住过去的美好时光。整体来看,李商隐在这首诗中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李商隐对时间流逝和爱情渴望的感慨,融合了孤独与美好的情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鼍鼓沈沈”中的“鼍”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动物
C. 一种花卉
D. 一种树木
李商隐的“常娥衣薄”暗示了什么?
A. 寒冷
B. 美丽
C. 伤感
D. 温暖
“孤星直上相风竿”中的“孤星”意味着什么?
A. 寂寞
B. 繁荣
C. 美好
D. 友情
与李商隐的《楼上》相比,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探讨了孤独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杜甫更加强调对亲情的思念,而李商隐则更倾向于对爱情与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