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1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11:25
三字令 思远
作者: 陈世祥 〔清代〕
衫袖怯,晚来风。到梧桐。
初月碧,断霞红。
雁儿痴,排甚字,碍长空。
千种字,一函封。
在书中。
和雁说,为奴通。
但人归,奴不负,谢伊功。
这首词描绘了傍晚的寒风袭来,衫袖微微颤动,伴随着梧桐树的影子。初升的月亮清澈如碧,残霞犹如红色的绣带。雁儿在空中飞翔,排成字形,似乎在空中写着思念的情书。千种思念的字句,全部封存在书信之中。我与雁儿对话,表达我的情感。然而人归来后,我心中对你的情义不会减弱,感激你所做的一切。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词中提到的“梧桐”与“雁”都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梧桐树象征着思念与归属,雁则象征着游子与故乡的连接。
作者介绍:
陈世祥,清代诗人,生活在明清交替的历史时期,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及对时局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清代,可能受到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的影响,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寄托。
《三字令 思远》是一首充满思念情感的词作。词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傍晚的宁静与内心的波动。开篇以“衫袖怯,晚来风”引入,瞬间给人以寒意。此时的晚风不仅是自然的冷,也象征着内心的孤寂。而“到梧桐”则暗示了对故人的渴望与思念,梧桐树常被用来寄托情感,古往今来均有此意。
接下来的“初月碧,断霞红”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又略显忧伤的黄昏场景,月亮的清澈与晚霞的绚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恰似思念与现实的交织。在这幅画面中,雁的出现让人联想到归属与离别,排成字形的雁似乎在空中诉说着词人的思念。
整首词的情感随着“千种字,一函封”而愈加浓烈,思念的字句被封存于信中,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无尽牵挂。最后的“但人归,奴不负,谢伊功”则流露出一种深情的承诺,尽管彼此相隔遥远,心中的情感依旧坚定。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思念的主题展开,表达了词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坚定的情感承诺,体现了古代文人对情感的细腻刻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晚来风”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温暖 b) 孤独 c) 快乐
“千种字,一函封”中的“字”指的是什么?
a) 书信 b) 思念 c) 日记
诗中提到的“梧桐”象征什么?
a) 离别 b) 思念 c) 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陈世祥的《三字令 思远》更加细腻,前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后者则更集中于对特定人的情感,展现了不同的思念角度。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的解析与学习,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三字令 思远》这首诗的情感表达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