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6 20:1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20:13:08
避暑
作者: 陈允平 〔宋代〕
避暑入林扃,同僧坐竹亭。
鸟飞晴地影,龙挂雨天形。
扫叶铺椰簟,临流注石瓶。
更无尘迹到,日落梦初醒。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避暑的场景:我和僧侣一起走进树林,坐在竹亭中。阳光明媚,鸟儿在晴空中飞翔,影子在地上投射;而雨天则是龙形的云彩悬挂在空中。我们扫去树叶,铺成椰子席,旁边小溪流淌,水声注入石瓶中。这里没有世俗的尘埃,日落时分,我刚刚从梦中醒来。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的典故,但其意象和意境与传统文人避暑的情怀相一致,常见于古代诗词中。诗中所描绘的幽静环境与隐逸生活的理想,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清净、远离尘世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陈允平,宋代诗人,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常以清新淡雅的风格取胜。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诗作应是在夏季炎热时节,诗人选择进入森林避暑,享受自然宁静与清凉。此时的社会环境,文人多追求隐逸的生活,以逃避官场的纷争与世俗的喧嚣。
这首《避暑》以清新的意境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竹亭、鸟影、流水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在炎热的夏季,诗人与僧侣共处于这片清幽的林间,享受着自然的馈赠。诗的前两句通过“入林扃”和“坐竹亭”描绘了避暑的场所,接着用鸟与龙的对比,展现了晴天与雨天的自然变化,形成鲜明的对比。后两句则通过描写环境的细节,如“扫叶铺椰簟”和“临流注石瓶”,进一步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情怀,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清闲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古代文人追求隐逸、远离尘世的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避暑地点是什么?
a) 山顶
b) 森林中的竹亭
c) 河边的石头
诗中“鸟飞晴地影”描述的是哪个场景?
a) 晴天的鸟儿飞翔
b) 雨天的云彩
c) 夕阳的余晖
诗的最后一句“日落梦初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宁静与清醒
c)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