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壬寅三月八日避乱西涧十八日复移石梁寨

《壬寅三月八日避乱西涧十八日复移石梁寨》

时间: 2025-05-12 07:41:38

诗句

潇潇苦雨湿衣裘,两度移居尚未休。

岩树层层云雾暗,野花片片石泉流。

怕遭兵火依高寨,愁对妻儿忆旧丘。

恰似携家江上住,明朝风浪又移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41:38

原文展示

潇潇苦雨湿衣裘,两度移居尚未休。
岩树层层云雾暗,野花片片石泉流。
怕遭兵火依高寨,愁对妻儿忆旧丘。
恰似携家江上住,明朝风浪又移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作者在战乱期间,因避乱而不断迁移的艰辛与愁苦。第一句写着连绵的苦雨,使衣服和皮衣都湿透了,表明环境的恶劣;接着提到自己已经两次迁移,依然没有停歇。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高山岩石的树木被云雾笼罩,野花在石泉旁缤纷盛开,展现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然后,诗人表达了对战争的恐惧,忧虑自己和家人的安危,思念着故乡的安宁。最后一句则反映出诗人对未来的不安,明天又要面临风浪,可能再次迁移。

注释

  • 潇潇:形容细雨的声音和景象。
  • 衣裘:指用皮毛制成的外衣,象征温暖。
  • 移居:迁移居住,表示生活的不安定。
  • 高寨:高处的寨子,象征避难的地方。
  • 旧丘:指旧日的故乡或家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镒,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动荡时期的生活状态。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战乱时期,诗人因战火而被迫迁移,内心充满着对家园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避乱生活中的艰辛与困扰,运用自然景象的描写来反衬人心的愁苦。开头的“潇潇苦雨湿衣裘”便营造了一种阴郁的氛围,接着提到的“岩树层层云雾暗”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沉重的压迫感。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表达内心的感受,既有对美景的欣赏,也有对生活困境的深切体悟。

在描述战争的恐惧时,诗人并未直接描写战斗的场景,而是通过“怕遭兵火依高寨”的隐喻,揭示了他对安宁生活的渴望和对家庭的担忧。结尾的“明朝风浪又移舟”则暗示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尽管自然环境可能优美,但生活的动荡让人无法安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潇潇苦雨湿衣裘 - 描述了恶劣天气,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气氛。
  2. 两度移居尚未休 - 表达了诗人生活的动荡和无奈。
  3. 岩树层层云雾暗 - 描绘自然景象,形成对比,反映内心的困境。
  4. 野花片片石泉流 - 描述美丽的自然风光,增添诗的层次感。
  5. 怕遭兵火依高寨 - 表达对战争的恐惧及对家庭的忧虑。
  6. 愁对妻儿忆旧丘 - 思念家人和故乡,情感真挚。
  7. 恰似携家江上住 - 比喻生活的不安定。
  8. 明朝风浪又移舟 - 暗示未来的变迁和不确定性。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携家江上住”比喻生活的漂泊。
  • 对仗:如“潇潇苦雨”与“岩树层层”,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在战乱中对安宁生活的追求、对家庭的思念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情感深沉而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苦雨:象征生活中的艰辛与痛苦。
  • 高寨:象征避难的地方,但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 野花:象征生命的顽强与美好。
  • :象征漂泊不定的人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述了什么样的天气?

    • A. 晴天
    • B. 雨天
    • C. 雪天
  2.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而迁移?

    • A. 旅游
    • B. 战乱
    • C. 生活改善
  3. 诗的最后一句暗示了什么?

    • A. 未来的安定
    • B. 未来的动荡
    • C. 未来的成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美景与内心情感的交织,但更显宁静。
  • 杜甫《春望》:在战乱中对故乡的思念与愁苦,情感更直接。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典文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鹧鸪天·戊辰元日,再用白石原调并韵 鹧鸪天 其十四 鹧鸪天·禁卫传呼约下廊 鹧鸪天 其二 鹧鸪天·赠景山 鹧鸪天 亚子辑子美集成,戏题一阕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崩结尾的成语 自字旁的字 韋字旁的字 门字框的字 四句 减亏 介妇 力字旁的字 下交不渎 疾病相扶 用饭 用场 蓬荜生辉 包含啾的词语有哪些 鸟字旁的字 举无遗策 燕雀处堂 包含棋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